渝水区抓好养殖业污染治理,促进农村生态发展

12.11.2014  18:10

  为保障民生、保护渝水秀美环境,今年我区在抓生猪发展的同时,突出抓了养猪污染治理生态化改造,各级党政组织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生猪养殖业污染治理、生态化改造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已整治、改造规模养猪企业39家,养殖户58户,关停搬迁养猪场15个。

   1.成立整治领导小组。区成立生猪生态化改造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环保、农业、发改、财政、国土、林业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局,专门抽调了4名精干人员具体负责生猪生态化改造工作。各乡镇(办)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

  2.制定了整治工作方案。区里根据市政府《新余市生猪养殖业生态化改造方案》,结合自身实际,适时研究出台了《渝水区生猪养殖业生态化改造实施方案》(渝府办发[2014]11号),科学划分了生猪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明确了工作任务、工作重点,提出了强有力的工作措施。

  3.突出重点,强化工作责任。

  各级都召开了养殖业生态化改造工作会议,将生猪养殖业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向广大干部群众讲清楚、说明白,并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到人,把养殖污染治理、生态化改造工作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袁河办采取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蹲点干部包农户,将生猪养殖业生态化改造工作列入了村委(管理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出台了奖惩办法:规定时间内,每关停1个养猪场奖2000元;未按时关停每个养猪场罚1000元。同时加强责任落实,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成立专业小队专门抓养猪场的关停搬迁,同时实行副科级领导包村,蹲点干部包户。5月初组织城北办、环保、农业、公安等多方力量,重点对城北办毛家、堆上管理处的6家养猪场的搬迁进行了宣传动员,分别签订了搬迁协议。目前,区政府通过各种途径为养猪场筹措了300万元搬迁补偿费,6家养猪场已基本完成关停搬迁;列为禁养区的新溪乡2家养猪场、袁河办3家猪场也完成关停搬迁。最近,通过耐心说服,城北办已有10家生猪散养户与办事处签订了关停协议。

  4.整合多方力量,全力推进生猪污染治理。

  全区遴选41家生猪养殖场作为全区今年关停搬迁任务,多方筹集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生猪生态化改造,并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项目资金支持。一是争取生猪标准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近几年已争取项目 18个,资金总额840万元;二是争取生猪产出大县建设项目,建设资金 139万元;三是争取国家生猪菜篮子项目,去年渝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被列为国家生猪菜篮子项目,建设资金30万元,今年新余市科繁畜牧良种公司被列为国家生猪菜篮子项目,建设资金50万元;四是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 近年来共争取国家和省市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17个,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项目52个,总投资达38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850万元,为我区生猪养殖改造和农业生态发展创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附件下载:    '+sName[0]+''); for(var j=1;j                             '+sName[j]+''); } document.w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