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抱抱团”街头索拥抱 路人或主动或不耐烦
独自走在街上,如果出现一个陌生人想要和你拥抱,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是微笑坦然接受,还是淡然拒绝躲开?而随着国内第一次拥抱活动视频的传播,一种名为“抱抱团”的活动热潮在全国蔓延。日前,龙岩市区街头就出现了这样一群“索要拥抱”的志愿者们。
街头索抱 行人反应各异
“你好,我们是龙岩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今天在做一个‘抱抱团’的活动,请问我可以跟你抱一个吗?”8日下午,来自龙岩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27名志愿者统一着装、身披绶带,高举“拥抱让你我更亲近”、“拒绝冷漠 拥抱你我他”的牌子,在街心花园组织与陌生人拥抱。
面对志愿者的索抱,各路行人反应不一。一身穿白衣的女孩在跟志愿者拥抱之后,鼓励同行的朋友也上前拥抱;一对情侣走过,女方好奇地打听和拥抱,男方则显得有点不耐烦,几次想把女友拉走;更多的人则是接过宣传单,尴尬地摇头拒绝。
异性拥抱 隔阂难消除
在一个小时的活动过程中,记者发现,孩子和妈妈们更容易接受志愿者的拥抱,甚至有许多小朋友听完志愿者的解释后,主动要求抱抱。在接受拥抱的120多名路人中,儿童占了1/3的比例,而妈妈们的反应也是相当给力。
拥抱在传递着一种精神,拉近了陌生人之间的距离,给人温暖的感觉。性格开朗的陈女士在接受拥抱后告诉记者,“尽管如此,我还是不能接受和异性拥抱,总觉得存在隔阂。”记者发现,大多数市民和陈女友有着同样的想法,更愿意给予同性拥抱,对陌生异性还是存有警惕。
一个拥抱就能消除冷漠?
“当前社会确实存在冷漠现状,学生组织的‘抱抱团’很有创意,也能给社会带来一定的震撼。但是我不能明白这个活动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事后有没有进行效果评估,一个拥抱真的就能消除冷漠吗?”来自某企业的曾女士对活动效果提出了质疑。
对此,本次活动发起人、龙岩学院经管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陈建表示,活动的主旨在于宣传人文关怀,消除都市生活人与人之间的猜疑、警惕,拒绝冷漠与隔离。一个拥抱固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至少我们发出内心的声音,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只要所有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社会将不再如此冷漠。
新闻链接:抱抱团的起源
最早向世界推行这个活动的是美国人贾森?亨特。亨特在母亲的葬礼上听到许多关于母亲的事迹,得到过亨特母亲帮助关心过的人回忆从她那里得到的温暖,一方面受到母亲故事的感召,另一方面感觉自己需要借助他人提供的温暖来克服丧母的悲痛,亨特做了个写着“真情拥抱”的纸牌走上家乡的大街。从这一天起,“FREEHUGS”这个关于爱和分享的运动开始在全美国蔓延。
2006年,一个澳大利亚人Juan Mann,在安州悉尼闹市街头发起给予陌生人“Free Hugs ”的活动,传达一种“来自陌生的关怀”。Juan Mann的行动将这项运动推向了全球化的网络世界。 (谢丽燕)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