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持续建好“小农水”,粮食连增有后劲
11.12.2013 19:04
本文来源: 水利厅
“小农水”建设全线拉开
■ 外观质量同样很重要 12月10日,已入初冬时节,虽阳光普照却寒意逼人。笔者随刘敬标局长沿邓家陂、湖头、湖西、夏塘、甘泉等项目片区一路巡查,万亩田际被新修田埂分划的横纵有致,宽达3.5米的机耕道有序错落其间。驻场的项目部工程师帅丽丽说:“当下土地平整已完成的差不多,正在全面铺设U型槽。”每到一处,刘敬标都要沿着新修田埂俯身细看U型槽铺设质量。走进南城龙村的千亩田际间,眼前新铺的U型槽虽笔直一线,槽与槽之间的勾缝质量却不如人意,缝的两侧还搭拉着很多水泥砂浆的残渣,既浪费材料又影响外观。刘敬标随即招呼施工经理、工人师傅和驻场的项目部技术人员,指出勾缝施工存在的缺陷,要求全部拆除返工,还一边比划一边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要求施工经理陈奇暂时停工,迅速召集手下铺槽勾缝的师傅们,搞个示范集中培训,务必保证U型槽的施工质量。“勾缝、拉直、放平,做好这三点,U型槽铺设的整体外观质量就出来了,马虎不得,一定要盯紧。”刘敬标反复叮嘱驻场技术人员和施工经理。
缝一定要勾好抹平 外观质量同样重要
■ 急群众所急 解多年隐忧 中陵水库北干渠下游出口处,一条长达1.6公里的导洪渠自此发端,向西穿过两侧农田经湖西村旁北侧折南而过。据了解,这条导洪渠因年久失修致淤塞严重,每遇大雨,排水不畅,渠水漫溢流入两侧农田,经常积涝成灾,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治理好导洪渠成为湖西村民的夙愿。经过争取,该工程已作为今年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目前已进入施工攻坚期。沿渠道左侧一条宽50公分、高1-1.3米、长约600米新砌筑的浆砌石挡土墙呈现眼前,搬运、砌石、找平、抹浆,工人师傅仍在紧张忙碌,将挡土墙一节节向下游渠线推进。渠堤上尘土飞扬,装运石材的四轮车往来不息。“现在国家帮我们治理导洪渠,圆了我们多年想做却没能做成的事,加上高标准农田改造,将极大改善这里的农业耕作条件。”湖西村主任杨桂军欣然说道。
治理导洪渠 给洪水出路
据了解,今年是该县实施小农水重点县的第三个年头,总投资3463.70万元,涉及袁惠渠大型灌区新干片荷浦片区、中陵中型灌区甘泉片的末级渠系改造。工程建成后,灌溉保证率上升到85%,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年新增节水能力163.5万立方米,新增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2.44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0.3万吨,受益人口近2万人,人均增收141元。而近两年七琴、潭丘、麦斜、溧江等地建成的4.8万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在夏秋大旱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有了充足的水源保障,夏秋粮食保持了稳产高产,成效有目共睹,为今年项目的顺利推进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支持。本文来源: 水利厅
11.12.2013 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