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西藏牦牛博物馆——高原之舟
牦牛,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甚至象征着那些生活在巍巍高原上的人们。
在拉萨河畔的柳梧新区,有一座鸟巢形状的建筑,这里就是拉萨市体育场。世界上第一座以牦牛为主题的牦牛博物馆就位于体育场的西北角。
走进博物馆大厅,大堂正面是一幅根据阿里日土县的岩画设计的一只奔跑的牦牛形象。大堂的顶部,是当代藏族画家昂桑的一幅一半人脸、一半牦牛头的名叫《牦牛与人》的画作。
走上二楼,首先走进的是感恩牦牛厅。“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凡是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这两句话被翻译成藏汉英三语书写在感恩牦牛厅的展墙上。在正式进入展厅前,有一个巨大的转经筒,在它上面刻写着不同字体的“牦牛”并伴有牦牛绘画。走进展厅,你的视线会被呈圆形排列的128个牦牛头骨所震撼。据说它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名字、年龄、生活区域。展厅的中央,是一个玛尼堆,本来应该刻上经文的玛尼石被刻上了牦牛在藏文中的不同称谓。玛尼堆上堆放着社会各界和牧民捐赠的自然死亡的野牦牛头。站在展厅里,你的前后上下左右都是牦牛头,仿佛牦牛从远古向我们走来,经过转经筒、玛尼石等具有宗教色彩的元素,自己仿佛也能来一次历史的穿越,可以和牦牛自在对话,体会到牦牛之于藏民族的重要性。
经过感恩牦牛厅对牦牛感性的认识,我们走进探秘牦牛厅和相伴牦牛厅真正地认识牦牛与藏民族的切身关系。
牦牛如何起源?牦牛分布?牦牛有些什么特征?答案将一一揭晓。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西藏农牧民与牦牛结下了不解之缘。将牦牛请进博物馆是他们的心愿”,筹建这座博物馆的北京援藏干部吴雨初说。走进展厅中的藏家小院,观众会看到西藏传统的耕作模式“二牛抬杠”的情景:田野里一位牧民男子正在两头牦牛后面拉犁,一位牧民女子紧随其后播撒种子。在他们身后长长的空间里摆放着曾长期在雅鲁藏布江上使用的交通工具——牛皮船。同时在墙上还播放着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牛皮船舞。在展厅的另一侧,一进门就堆放着一堵牛粪墙,这曾是牧民最原始最有效的取暖方式。随着视线和脚步的移动,则是用牦牛皮做成的黑帐篷,在帐篷里一位牧女做出正要走出帐篷的模样。在这个大厅里,生动地再现了西藏农区、牧区与牦牛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
“牦牛全身都是宝。”这话一点不假。用牦牛皮制作的秤、皮箱、皮画、胡琴、盾牌、包含牦牛成分的藏药都在相伴牦牛厅里一一呈现。牦牛的材质也越来越多用于宗教中。不远万里磕长头来到拉萨的信徒们,身上所系大多是牦牛皮制作的围裙。相伴牦牛厅里就收藏着两套磕长头用品。不仅能看到久远年代里的牦牛制品,我们还能看到在中国现当代史上,牦牛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
最后一个厅是灵美牦牛厅,展示的是被精神和艺术升华的牦牛。大约15世纪,珠穆朗玛下的绒布寺,上师扎珠·阿旺单增首创《牦牛礼赞》,极尽赞颂溢美之词,将世俗的牦牛与神灵的牦牛融合,成为宗教节日里最重要也是唯一由俗人也就是牧牛人所主持的一项活动。牦牛博物馆首次将这一传统说唱,进行了全文记录翻译,并进行了全程拍摄。在说唱里慢慢体会牦牛的灵与美是逛牦牛博物馆一大享受。
在吴雨初看来,牦牛博物馆所讲述的故事,不仅是牦牛的故事,而是牦牛和人的故事,因此这里是一座人类学的博物馆,牦牛只是载体。其实,高原上的牦牛,早已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象,它所蕴涵的憨厚、忠诚、悲悯、坚韧、勇悍、尽命的精神和意志,更成为巍巍高原上的文化符号。 (中国经济网记者 代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