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可复制的生态文明建设"江西模式"
探索可复制的“江西模式” ——聚焦江西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创新
强制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下出“先手棋”,困扰多年的东江源生态补偿难题正在破解……江西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的上佳表现,让人们思考:江西生态缘何“风景这边独好”?探索政策激励、创新体制机制,是解码江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最有说服力的答案。
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江西抓住薄弱环节,扫清制度障碍,发挥体制机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全面推进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等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责任终生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探索,在制度创新的道路上,江西老表“先行快跑”、大胆探索,闯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新路径产生了新效益。2014年8月,江西乐安县实验林场首吃“螃蟹”,开发出中国首个国际标准自愿减排林业碳汇项目,在广州碳排放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开盘仅半小时,就完成5笔交易,减排指标售价每吨在60元左右。以此计算,乐安项目在未来30年“卖碳”收益至少有1.56亿元。
省发改委气候处处长沈丰说,乐安项目成功上市交易,让江西找到了一条做大二氧化碳交易的新路径,省里将推广“乐安经验”,让江西更多的青山走向国际碳交易市场,让绿色江西成为全国的“减排仓库”。
体制创新催生出转型发展动力。空气可以“卖”,生产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怎么办?同样可以进行排放权的交易。在排放权交易中,政府出台创新政策,让传统能源消耗大户都分到一定的排放指标。企业不够用的,要花钱到市场上购买排放指标来完成减排任务。企业有结余的,可以拿到市场上出售获得收益。这将倒逼不少耗能企业自觉提升技术,往低碳化方向发展。目前,新余建成江西首个强制性碳排放交易市场,按照该市的初步设想,要把年排放1万吨的企业都纳入排放权交易体系中,这意味着新余将有一大批企业被戴上“紧箍”,进而走上调整升级之路。
良好的生态是江西最大的优势、最亮的品牌。但是,生态环境有脆弱性,在善加利用的同时,更应严加保护。江西看到这一点,通过制度上的“破”“立” 并举,形成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局面。
——着手划定生态红线。把禁止开发区和重要江河源头、主要山脉、重点湖泊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地区划入红线范围,开始在东江源、赣江源、抚河源等流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
其中,东江源生态补偿的实践探索尤其引人注目。半个世纪以来,作为东江源头赣南的寻乌、安远和定南,三县百姓,通过封山、关矿、退果等举措,不遗余力守护这滋润着下游粤港两地约4000万人口的一江清水,却因此牺牲了诸多发展机遇。不能让老表因生态保护陷入“政策性返贫”的尴尬。2014年,《江西东江源生态保护补偿规划》出台,这是江西首部生态保护补偿规划,困扰多年的东江源生态补偿难题有望破解,更多群众将享受到生态保护带来的红利。
——尝试用市场之手调减污染物排放。2015年,南昌启动对造纸、印染等五大行业现有排污企业排污权的初次核定,通过核发排污许可证,为下一步江西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做准备。从2016年起,江西将试点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到2017年,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将基本建立。
目前,江西已在全国率先建立“绿色”市县考核体系,不唯GDP论英雄,完善“生态考核”机制。
接下来,江西还将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智慧城市、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水权制度改革等试点示范建设,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
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跻身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省。新理念、新政策、新举措不断破茧而出,生态体制机制创新正助推江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大步向前迈进。尤为可喜的是,“绿色江西”制度创新的有益尝试,正探索出许多可供全国其他地方复制和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江西模式”。记者 林 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