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上高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位于上高县城东郊的镜山旁,有一座令人肃然起敬的烈士陵园,这就是修建于1991年的“上高抗日阵亡将士陵园”。这场发生在1941年春的战役,是正面战场抗战国共合作取得完胜的典范战役,是我国抗日战争中十三次大捷之一,也是抗日正面战场二十二次影响最大的会战之一,更是中国军队继平型关、台儿庄等战斗之后取得的又一辉煌胜利。9月3日是抗战胜利纪念日,又时值上高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入列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之际,记者再次来到这块热土,追访73年前那场硝烟弥漫的战役。
73年前的“抗战最精彩之战”1941年三四月间,中国军队第十九集团军与日本侵略军十一军团,在以上高为核心的赣西北十多个县市的广大地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会战,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上高会战”,日方称之为“锦江作战”、“鄱阳扫荡战”。
当时,日方参战兵力6.5万余人,中方参战兵力近10万人。经过26天的激战,中国军队以劣势装备打败了装备优良的日军,取得了抗日战争以来罕见的胜利。这场战役以毙伤日军1.5万余人,彻底粉碎日军战略意图而载入中华民族史册,在当时被誉为“媲美台儿庄胜利的赣北大捷”、“抗战四年来最精彩之战”。
上高会战遗址遗迹众多,分布范围大,主要包括: 镜山核心战场遗址、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总指挥部遗址、日军第34师团指挥部遗址、下陂桥决战遗址、官桥包围战遗址等。 这些遗址几乎涵盖了整个作战体系,对研究我国抗战史,对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
阵亡将士陵园入列“国遗”
镜山核心战场遗址位于上高县城东郊的镜山旁,1991年上高县委、县政府仿中山陵格局于县城东郊的镜山旁重建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于近期入列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记者曾多次来到这座神圣的陵园拜谒。陵园布局为仿中山陵格局建造,牌额上“上高会战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为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手书。 在陵园中,有一块大大的花岗石碑,上刻有原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张希尧手书的“上高会战阵亡将士墓”九个隶书大字。墓碑后方有三个3米多长的大坟冢。据介绍,因阵亡将士有的未了解到姓名等生平情况,便将他们的遗骨收集于此,成为一个合葬墓。这也正应了清代徐锡麟《出塞》中的“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悲壮诗句。
这座陵园1987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颁布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颁布为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兵与阵亡将士亲属赴上高公祭
尽管上高会战发生在73年前,但生长在这方热土的上高人民从来都没有忘记那些为抗击日寇抛洒鲜血的烈士。社会各界都为考证历史,追寻战役遗址,查找烈士亲属而不懈努力。
2011年4月2日,“上高会战”胜利70周年暨公祭抗战忠烈典礼在“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举行,数百名来自海峡两岸的各界人士、当年参战的老兵代表及亲属齐聚于此,隆重祭奠战役中英勇献身的忠烈。当年参加“上高会战”的老战士、92岁高龄的秦然轩老人回忆了战役的惨烈情景,表达了对战役中牺牲的战友们深切地怀念。
■刘清华、信息日报记者陈国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