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泛珠”号发展快车

13.10.2016  14:37

  江西与泛珠三角区域内地省区一体化发展更加协调,与港澳合作更加深化更加紧密,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泛珠三角区域正扬帆启航——

  2016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前夕,《江西省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吹响了我省深化泛珠区域合作的号角。10月11日,记者采访了省发改委有关人士、专家,对《方案》进行解读。

   创新驱动产业合作

  今年3月,国务院专门印发《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也为我省创新发展、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江西经济升级版打开了一个机会窗口。《方案》提出,要培育先进产业集群,打造产业合作平台,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是深化泛珠区域合作的首要任务。省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立毗邻省区间发展规划衔接机制,打造产业合作平台,是推动我省对接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制造业创新体系和产业协作体系的关键所在,我省将全面推动赣闽合作产业园、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加快建设东江生态经济带、向莆铁路经济带。

  作为国家级新区,在深化泛珠区域合作过程中,我省将充分发挥赣江新区体制机制优势,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积极开展先行先试,积极落实国家关于泛珠区域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

  粤、港、澳作为我国南方经济最发达地区的龙头,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催生了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形成。赣州香港工业园、吉安深圳工业园等一大批跨省(区)工业园区拔地而起,成为我省与泛珠区域产业合作的重要载体。未来,我省还将推动建立产业转移跨区域合作机制,加快建设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赣州全国加工贸易转移示范地、瑞昌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彭泽飞地产业园等,促进产业组团式承接和集群式发展。

   对外开放迎来重大机遇

  深化泛珠区域合作,也成为提升我省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机遇。

  “完善我省与广东、福建等‘一带一路’核心省份的对外通道和平台对接,共享在东盟、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深水港、产业园区等。”省发改委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方案》将有力推动我省与泛珠各方在产业、资金、技术、制度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合作互赢,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泛珠区域是我省开放合作的重点区域。在泛珠区域合作大框架下,我省与泛珠各省区合作取得丰富成果,打通了15个高速公路省际通道,共同推动沪昆、向莆等经济带发展,开展了赣闽、赣湘、赣粤等合作区建设,实施通关一体化、污染联防联控、医保结算互联互通等。

  我省将推动赣企与泛珠三角区域企业联合“走出去”,共同参与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和农业合作区开发建设,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特别是要抢抓港澳地区企业渴望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机遇,深化与港澳合作,谋划建设赣港产业合作园区,加强两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

  此外,江西还属于长江经济带范围,有关专家认为,通过深化区域合作,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衔接协调,推动构筑横向纵向经济发展轴带,有利于统筹和提高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发开放水平。

  我省还将以赣江新区为先导,全面对接广东、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成功经验,营造国际化市场化便利化的投资贸易环境,打造全省对外开放合作高端平台。

   美丽泛珠绿色发展

  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是我省在泛珠合作中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近年来,我省与泛珠其他兄弟省区通力合作,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和内容,泛珠区域生态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方案》提出,要加强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健全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推动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水资源水环境保护方面,我省将深入推进东江流域生态保护,保障广东和香港供水安全;协同推进跨省区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积极参与构建泛珠三角区域水污染联防联控体系,建立完善水质监测信息共享机制。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面,支持南昌、景德镇、赣州、新余等城市开展低碳交通、低碳工业园区、低碳社区等试点;引导企业参与低碳领域的国际互惠交易活动。

  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加强南岭山地森林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保护;争取武夷山脉、罗霄山脉、幕阜山脉、怀玉山脉、雩山山脉核心区域县(市)和重要江河源头县(市)、鄱阳湖湿地调整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

  据了解,13日至15日,2016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将在南昌举行,推进出台泛珠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开展东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等生态议题将成为重点议题。

  我们相信,生态环境优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泛珠,必将呈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