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绿色崛起的税收桥梁
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我省在绿色崛起中探寻着经济发展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省国税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架起一座税收桥梁。
政策助“绿” 绿色能源驶上快车道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进行生产,既节约资源,又具有消耗低、污染物排放少等优点。我省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杠杆,释放绿色能源企业发展活力。
位于新余市板桥工业区的永清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发电分厂,利用垃圾产生热能带动发电机发电,年发电量达6800万千瓦时,日处理垃圾600吨。据悉,三年来公司垃圾发电和余热发电项目共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796万元,企业所得税减计收入1484万元。
“把热电工业融入碧水蓝天,税收政策的支持功不可没。能源‘绿化’的效率高了,企业驶上了绿色发展的快车道。”国家电投江西电力有限公司财务部主管帅敏告诉记者,近三年,企业取得税收减免2.67亿元。截至2016年底,该企业风电66.45万千瓦(含权益装机),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15.87万千瓦,其中乐平光伏电站成为我省首个“农(林)光互补”示范项目。
产业变“绿” 企业发展植入绿色基因
针对高能耗企业,我省通过积极落实节能环保类等税收优惠政策,用绿色税收理念推动企业走上绿色发展道路。
我省国税将税收服务直通车开进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辅导企业申请办理增值税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即征即退审批手续。2012年起,方大特钢进行环保技改更新设备,合理回收利用工业余热余压废旧烟气用于发电,不仅解决企业自身生产用电,而且销售给周边中小企业,达到了既减少污染气体排放,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经济社会双重效应。几年间,企业领到增值税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即征即退税1447万元政策红包。
有了税收政策支持,越来越多高能耗企业将环保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坐落在瑞昌市码头工业城的江西理文造纸有限公司,以废纸为原材料进行的生产超过九成,自2016年8月以来,公司投资7亿元建设新的生产线,预计今年10月建成投产,建成后新增进项税额9000万元。公司财务部经理章波告诉记者:“进项税额抵扣省下来的资金将全部用于废水、废料处理,形成企业环保投入的良性循环。”
田间添“绿” 农村发展装上绿色引擎
税务部门的税收优惠政策释放出绿色发展的强劲动力,同时,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生态红利。
鄱阳县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发电供热、废弃农作物处理、灰渣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生物质环保电厂。近三年,企业利用稻壳、农林三剩物等农林废弃物57.65万吨,带动2400余名农民就业,农民增收1.56亿元。“2016年,我一共送了160多吨三剩废料,收入近6万元。”鄱阳县田畈街镇小港村农民吴永淮一边翻着账本,一边笑着告诉记者。
目前,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省各地发展的基本路径。据统计,仅吉安市就培育了规模以上绿色产品企业113家。在吉水县丁江镇铅坊村委畲族村,大片食用菌种植基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自产农产品免税,还可以开发票给购货方抵扣税款,我们的生意越做越好。”归乡创业的贺志刚把技术带到家乡,吸收村里18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一起从土里“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