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光:改革关头我们都需“那么一股子劲”
有两个词经常被用来描述今天中国的改革,一个是攻坚期,一个是深水区。前者意味着一个“难”字,后者代表着一个“险”字。方此之时,人民最期待的是什么?改革最需要的是什么?今天的改革再次到了一个紧要关头。一方面,政府职能转变、金融体制改革、反腐制度强化……这些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提醒我们发展还没到开香槟的时候;另一方面,改革本身也面临着“期望值上升的革命”,除了物质利益,人们对公平诉求更加强烈。如何闯关夺隘,更好地回应人民诉求,关系到改革的号召力,也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先易后难,更要攻坚克难,惟其如此,才能战胜风险挑战、跟上人民期待。“夫战,勇气也”。在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的时候,邓小平同志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历史的机遇不可丧失,人民的期待不能辜负。提着那么一口气,鼓着那么一股子劲,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动摇,我们定能开辟改革新境界,抵达发展新高度。(11月11日人民日报)
读完人民日报《那么一股子劲不能松》我有两大感觉,一是我们的改革正在要紧关头;二是在这要紧关头,我们更需要“那么一股子劲”。
中国改革已经到了要紧关头,老百姓在期盼,世界在关注。我们的改革已经走过了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我们的改革已经到了啃硬骨头的阶段,我们的改革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上坡路前。仰望山顶,精彩纷呈,前程似锦,可谓无限风光在先锋。看上坡之路,道路崎岖,险阻纷繁,政府职能转变、金融体制改革、反腐制度强化……这些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就在前边,除了物质利益,人们对公平诉求更加强烈。改革必然触碰一些群体固有利益,甚至遭遇“利益矩阵”。革思想的命、削手中的权、去自己的利,这是割心割肉的剧痛,我们能不能舍弃,能不能决心,等等。这是要紧关头之所以要紧的原因,这是要紧关头的危险与机遇,如何克服危险,抓住机遇,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邓小平同志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习近平说,“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是的,我们现在就需要“那么一股子劲”,就需要一鼓作气的去闯。
革命站战争年代,我们就是凭着“那么一股子劲”,找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共和国;和平建设时代,我们就是凭“那么一股子劲”去探索,去创造,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今天,十八大一年来,我们新一届领导集体也是凭着“那么一股子劲”,向奢侈开刀,向腐败举锤,一年来,我们出台八项规定,反对四风,打老虎,拍苍蝇,新风扑面,人民欢欣。
紧要关头,我们都需“那么一股子劲”,我们的领导有,我们的党员干部有,我们的普通群众有,我们就是要用“那么一股子劲”破除利益羁绊,想大局想民生,放弃部门利益,行业利益,共同为国家大局做贡献,共同为民生幸福来奋斗。我们坚信,紧要关头,只要我们都有“那么一股子劲”,我们就一定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引领下取得历史新征程,改革新事业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