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海南站讯 日前,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旨在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五个方面,全面提升全省知识产权工作。
《实施意见》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从加强管理入手,在省市县形成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提出专利、版权、商标一体化管理,指出未来海南省知识产权管理的工作方向;二是强调运用,通过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运用专利导航产业规划等,以产业需求促进海南省十二大产业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体系化建设;三是凸显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经由知识产权“护航”试点工程,用保护促创造和运用;四是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为基础,着重鼓励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发展,优先激励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为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的市场需求,提供突破口;五是各主要部分都表明了海南省知识产权建设的自身需求;六是从海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到教育宣传培训、人才引进、建立全省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年度报告机制和评价指标、资金支持,强调知识产权支撑体系建设,彰显一体化发展理念。
《实施意见》由七大目标、二十七个条款构成,这些目标和条款精神、表述方式均依据《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目的是希望通过全面提升海南省知识产权水平,为海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全面建设国际旅游岛、十二大重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为体现《实施意见》执行效果的能见度,《实施意见》提出主要目标,即到2020年,海南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普遍增强,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进一步改善,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实现《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的目标,需要从推进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创新、实行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发展知识产权市场、提升知识产权对外合作水平、优化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环境条件这六个方面下功夫。
关于推进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创新。一是要推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改革;二是要推动全省知识产权协调发展;三是要针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重点产业布局开展知识产权评议试点,预测和规避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风险,避免重大经济损失。
关于实行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一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克服海南省知识产权司法和行政保护人力匮乏、效率不够高的弱点;二是实施知识产权“护航”工程,实施快速、协同维权,积累经验,显著改善海南省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三是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侵权防范机制,将侵权行为信息纳入社会信用记录,提高企业和个人侵权代价。
关于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一是要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鼓励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对知识产权发展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二是要积极探索和推进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运用,通过商标、版权等保护模式,系统、深层次地开发利用海南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三是要建设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示范基地。从制药产业入手,采用专利导航,为海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成功案例;四是要推动建立海南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机制;五是要推动设立海南省知识产权奖。
关于发展知识产权市场。一要推进市场建设,构建与区域和国家平台相衔接的海南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二要拓展知识产权投融资渠道;三要大力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
关于提升知识产权对外合作水平。海南省提升知识产权对外合作水平的途径之一是引导企业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二是加强知识产权海外风险防控;三是主动承接因未来国家建立博鳌亚洲论坛知识产权研讨交流机制所带来的机会。
关于优化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环境条件。一要完善海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省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二要建立全省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年度报告机制和评价指标,反映每年各市县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方面的主要进展;三要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强园、强市县工程,系统推进海口等市县知识产权强企、强园、强市县示范建设;四要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咨询和宣传;五要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六是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知识产权工作涉及面宽,《实施意见》目标的实现需要省、市县多部门、多单位协同推进,下一步,将对条款任务进行细化和分工,推出更多相关政策和措施。(海南省知识产权局 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