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放权缓慢遭质疑 官员:有些权不能放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已多次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落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也就是“简政放权”。把权力外放,突显了新一届政府改革的决心和魄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编制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在11月1日召开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也指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要重点抓好“接、放、管”,地方机构改革要着力搞好“控、调、改”。
广东历来是中国改革的前沿阵地。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纷纷把目光落在了广东的身上:简政放权,广东的步子怎么迈?简政如何做、放权如何行?对此,中央台记者南下广东进行实地调查,当地各种社会组织如何独立、透明、专业地承接好政府下放的权利?
11月1日,财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取消314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而在此之前,本届政府已取消和下放了221项行政审批事项。广东省的实际执行情况怎么样?记者兵分三路,分别走访了广州、珠海、佛山的相关政府部门。
“交房日期”是房地产开发商的生命线,过去项目审批时间是按月来计算,导致项目开发进程缓慢。如今,广东各地的审批协调部门,主动给企业协调审批事项,很多企业代表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这大大压缩了审批时间。
企业代表:规范化了很多,也透明了很多,因为有监督,有一个规定的时间一定要答复。以前是六个部门单独组织,现在是一天验六个,速度比以前快了六倍。简政放权,最好是政府放心,我们省心。
通过记者几天的采访,各地的企业代表和社会组织负责人都对广东省各级政府的简政放权首先给予了肯定,但是对政府部门放权的最后一个环节表现出忧虑,佛山陶瓷行业协会副会长白梅的感受就颇具代表性。
白梅:现在问题是,我们应该还没有什么,真正讲说政府某项职能下放给我们承接了,暂时还没有,但是感觉到整个政府职能在简政放权和把职能下放下来的过程还是慢一些,有一种“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感觉。
提高办事效率似乎更容易做到,因为只要政府勤勉就能做好,而“放权”则需“断腕”,是否要先看看别人怎么做?佛山陶瓷行业协会副会长白梅说,感觉政府还是在观望。
白梅:从整个职能下放的感觉来讲,还不是很快,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我感觉有点看,我看你上面放了哪些,我跟着就放一点,你没有放的我就拿在手里,我再看看你放哪些,我再放哪些。我感觉整个地方政府的步子,好像还不是迈得很大。
对于政府是不是在观望,珠海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局长吴永义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不是观望,因为有些权政府是不能放的。
吴永义:行政许可是绝对不允许交给社会组织去做的,他只能是由政府机关来承担,只有社会服务这块可以放下去。
社会组织只提供服务,经费多半依赖政府,这样一来,政府到底是转移事务,还是转移职能?如果只是把政府不愿意做的、没精力做的给社会组织,那放权的意义又在哪里?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际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如果放权不彻底,政府和社会组织将纠缠不清,权责不明。
汪玉凯:表面上是政府机构把权力放下去了,但是最后还是政府还盖章子,这种控制权还在政府手里面,这种现象放权是非常不彻底的。第二,社会组织也有逐步承接政府转移的过程,还要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能够承接起这样的质量,所以这两个东西如何来进一步磨合,进入良性机制。防止政府部门把权力放出之后,出现社会组织的二次寻租。
因为担心权利下放可能会出现问题,所幸就不放权,那么,裁判员和运动员集于一身的现状又如何改变呢?可是,面对国内社会组织发展水平良莠不齐的现实,政府放权不放心的说法也是现实。
汪玉凯认为,深化改革,权衡利弊,让社会组织独立是当务之急,因为只有独立以后才能茁壮成长。
汪玉凯:政府就是要细化,有些可能是权力就下放下去了,不要了,但是要保留也不一定是在政府手中,可以给社会组织,过去社会组织都是挂靠到政府,所谓“二政府”。现在要把行业协会和政府脱钩,脱钩以后它走向社会,这样就是改变了政府对他的控制和掌握。(记者 张则华 郑澍 张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