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教育、医疗、文化领域向社会资本敞开
昨日记者获悉,我市陆续出台《关于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的实施办法》、《关于加快推进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办法》、《关于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办法》。这标志着南昌教育、医疗、文化领域向社会资本敞开大门。
2020年,南昌力争社会资本举办的民办学校在校学生数达到全市总量的25%以上;力争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均达到总量的30%;文化领域的社会资本参与度进一步提高,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
教育
2020年全市在校学生25%出自民办学校
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政策,南昌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各类民办教育,力争到2020年社会资本举办的民办学校在校学生数达到全市总量的25%以上,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教育供给模式基本建立。南昌鼓励具有丰富教育经验的教育名家或知名教育品牌建设高端民办学校,并重点扶持一批办学成效显著、条件相对成熟的民办学校进行集团式发展试点。
根据规定,南昌计划对民办学校按照营利性和非营利性进行分类登记管理,民办学校自主选择登记类别。营利性的民办学校按照企业法人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非营利性的民办学校按照民办事业单位和非企业法人到民政部门注册登记。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南昌民办学校教师、学生与同类公办学校教师、学生在某些方面将享受同等待遇、权利。具体而言,民办学校教师实行人事代理制度,民办学校教师在职称评审、资格认定、技能鉴定、评优表彰、国际交流、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培训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民办学校学生同样享有同类公办学校学生同等权利。民办学校学生的资助纳入公办学校学生资助体系,与公办学校学生同等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贫困生助学金等国家各项资助政策。
为保障民办学校用地需求,南昌将把民办学校网点规划纳入全市教育布局规划,并落实学校建设用地优惠政策,将民办学校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民办学校新建、改建和扩建用地需求。南昌市财政还将每年安排2000万元作为民办教育专项发展资金,用于全市民办学校规模发展和表彰奖励等。南昌还将计划放开民办学校收费,由政府指导价变更为市场调节价。但我市规定,民办学校建设、运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费与公办学校实行同等待遇。民办学校用水、用电、用气与公办学校同价。
医疗
公立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医学检验互认
如何促进社会资本办医,推动南昌社会办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南昌提出,通过完善和落实支持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有序竞争,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力争到2020年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均达到总量的30%。南昌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二级及以上中医、康复、儿童、护理、老年病、临终关怀等非营利性专科医院;优先支持养老机构设置医务室、护理站、护理员等非公立医疗机构,促进“医养融合”发展。
在需要调整和新增医疗资源时,南昌提出在符合相关准入标准、具备相应资质的条件下,优先考虑社会资本进入。合理控制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和规模,拓展社会办医发展空间。优先选择并支持具有办医经验、社会信誉好的社会资本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南昌各级政府还将安排资金扶持社会医疗机构发展,对于经评审获得二级甲等或三级甲等资质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财政将给予一次性奖励。
公立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医学检验互认也是新出台《实施办法》的亮点。南昌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在确保医疗安全和满足医疗核心功能前提下,实现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结果互认和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室)等资源共享。
文化
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
南昌对于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明确了发展目标:力争到2020年,文化领域的社会资本参与度进一步提高,逐步建立起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向社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为进一步突破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体制性障碍和发展瓶颈,南昌支持社会资本以投资、参股等方式参与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采取合资、合作或独资等方式,投资文化艺术、电影、广播电视视听新媒体制作与输出、新闻出版、艺术品交易等文化行业。鼓励社会资本盘活既有闲置楼宇、礼堂、剧场、废旧厂房、特色工业遗址等存量资源,改造为文化服务设施。南昌将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领域,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艺术场馆、数字电影院和文化大院等建设。鼓励社会资本以参股、资助等方式,参与影视、舞台剧目等文化艺术精品创作的投资。
记者 万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