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获得感”

29.04.2015  14:25

  长期以来名校在资源分配、生源分配等方面都是受益者。现在,名校不能再跨区招生了,优质高中名额下放到初中校的分配方式也更向普通学校倾斜了,传统的教育“弱区”有了更多的机会,普普通通的孩子可以轻轻松松获得名校的学位……这会不会造成新的不公平?“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明确‘动谁的奶酪’,又要‘把谁的利益放在首位’。”北京市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说。

  北京市的教育改革,公平是核心。为了实现公平,北京市采取了多种措施,有的限制,有的帮扶,对利益实现了重大调整。这其中,名校在利益格局中的变动格外引人关注。毫无疑问,教育公平特别是均衡发展,对名校的影响较大。其一,“共建生”取消了,触动了名校长期存在的额外利益。其二,不能再跨区招生了,想对生源进行掐尖行不通了。其三,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向普通学校倾斜,名校有老师担忧,学生层次不同会不会影响教学质量。

  改革的结果是,名校的优势减弱了,普通学校的学生获得的机会更多了。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如果我们从教育为了谁的角度来考虑,答案就很清晰。财政支撑的教育事业是为谁服务的,机会该如何分配?是向着名校,还是向着所有的学生。当然是向着所有的学生,让绝大多数学生有“获得感”。如果继续是名校发展形势一片大好,普通学校学生的机会越来越狭窄,是不符合教育公平的精神的。北京市的教育改革,坚持教育均衡发展,敢于动名校的奶酪,把绝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赢得了公众的信赖和支持。

  如果我们再深入分析,感受又会深一些。一般情况下,名校因为能力强、贡献大,在教育部门中说话更有分量,嗓门更大。北京市的教育改革,主动限制名校的一些行为,让名校在维护公平上承担更多的责任,给薄弱校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这样的举措难能可贵,反映了打破利益固化的决心,为其他地方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

  北京市通过改革维护教育公平,因为充分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利益,因而,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也提供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经验。实行教育改革,问问能不能让大多数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思路和评判标准都会清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