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舆情:学堂变身“武斗场” 校园暴力何时休

07.07.2015  11:59
原标题:教育舆情:学堂变身“武斗场” 校园暴力何时休

点开最近几天的热点新闻,映入眼帘的一定有“校园暴力”四个字。短短6天内,从“浙江庆元一年级男童被烟头烫”,到“江西永新女生被数名同学扇打”,再到“河南信阳数百中学生群殴”,一件又一件骇人听闻的校园暴力事件不断冲击着舆论的眼球,更挑战着每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底线。

而这样的校园暴力事件绝非个例,据法制网统计,仅从今年1月至5月,媒体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即多达40余起。另外一项调查显示,近十分之一的学生经受过校园欺凌,七成受访者承认身边曾经发生过校园暴力事件,近一半的孩子认为,在社会中自身安全不能得到完全的保障。

暴力行为低龄化。 有媒体对今年发生的校园暴力做出汇总分析,统计结果显示:75%的暴力事件发生在中学生当中,其中有初中生参与的事件达到了42.5%,较之以往呈快速上升趋势。与此同时,施暴的对象也在朝着低龄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生遭受欺凌,21日曝出的庆元暴力视频中,被群殴的男童正是一名一年级小学生,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育极其不利。网友@被时间吹走的气球就称:未成年保护的年龄应该设置小一些,现在的小孩都越来越早熟,法律已经跟不上他们“进化”的脚步了。

参与人群女性化。 媒体的统计还表明,女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在今年所有暴力事件中的占比达到了32.5%,且多表现在胁迫性、侮辱性等对被害者心理产生影响的行为。如25日的永新暴力视频中,一群女生围着一名少女拳打脚踢,甚至轮番上前扇了其数十个耳光。针对这种情况,很多网友认为“是父母惯出来的公主心态”,如网友@番茄沐沐吐槽:女孩孬起来要比男孩坏不知多少倍。我在这里不是性别歧视,只想说女孩子的家教更应该严格,说不得管不得,都是让爸妈宠坏的。

施暴手段残忍化。 回顾近几年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施暴者的行为正变得“花样频出”,性质愈发恶劣。从几年前的殴打、扇耳光,发展到了如今的烟头烫、拔头发、吸食粪便、筷子插下体等近乎令人发指的残忍行径,网友@斯蒂尚恩0402称“看完这些照片和视频,头皮发麻,后脊发凉,感到有点恶心,估计晚上会做噩梦”。若不采取有力措施对施暴者进行惩戒,其成年后的行为可想而知。

事件传播网络化。 纵观一系列校园暴力事件,几乎所有的施暴过程都拍有视频或图片,并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快速传播,从而极易引起广泛关注,而施暴者拍摄视频的动机,据调查绝大部分是出于“炫耀”。同时随着网络不断发达,一些社会不良镜头、成人施暴行为,随着网络传播后更易被未成年人效仿。有网友表示:网络化已经普及,小学和初中是模仿性非常高的阶段,一味在网上传播这种暴力文化,炒作各种话题,你还想现在的孩子学会什么?

校园暴力已是痼疾

事实上,“校园暴力”在我国早已不是一个新鲜名词,早在十几年前,媒体公开报道过的相关暴力事例便不胜枚举、触目惊心,2003年“深圳性凌辱事件”、2004年“马加爵事件”等更是轰动全国。接下来的几年,政法大学杀师案、“布鞋门”等事件又把我们对校园暴力的关注度提升到了新的层次。粗略统计,近些年各种媒体对于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量每年都不低于20起。

在传统印象中,本应是宁静温馨、一方净土的校园,为何会屡屡成为斗殴行凶的集散地?对此,我们对最近五年报道的的主要校园暴力事件和媒体评论倾向做一梳理,以便得到更加深刻、理性的认识,为早日根除这个“痼疾”提供一些参考。

近五年主要校园暴力事件

通过对近五年的校园暴力事件进行盘点,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校园暴力的“脚步”正在朝着与正义、友爱的方向渐行渐远。从职中生到硕士生再到小学生,由“扇耳光”到“喝厕水”再到“性凌辱”,涉及的群体一年比一年宽泛,暴力手段一年比一年丰富,造成的后果一年比一年严重,越来越严峻的事实在提醒每一个家庭、每一座学校、每一位教育人员、每一名关心未成年人成长的人:必须要做些什么来遏制校园暴力的蔓延,挽救这些还未真正在社会中开放就面临凋谢的“花朵”们了。

舆论对校园暴力产生原因的观点倾向

媒体评论摘要:

长期来,许多学校一心去搞应试教育,管教不管导,重智育轻德育,至于法律教育,更是空白。如果学校把德育和法制教育落到了实处,而不是形同虚设,相必这样的事件也不会发生。(光明网,2012年7月)

校园暴力频繁的发生,与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方法过严或者过于溺爱或者父母疏于管教等情况都会对孩子的健全人格产生不利影响。许多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在家庭中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或目睹者。(搜狐教育,2015年6月)

从近年来的校园暴力事件来看,暴力、色情文化是产生暴力的主要原因。预防校园暴力,有效遏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合力教育,而不是只空谈其中一方的责任。(西安晚报,2012年12月)

学生的暴力和戾气折射了社会的浮躁和失序,反映了一种有毒的世道人心。许多人流失了对规则的信仰,心中没有遵循的标尺和底线,往往先有强势者的蛮横无理,再有弱势者以暴制暴的反抗,到头来社会风气和道德只能向进退失据滑落。(南方日报,2011年11月)

我们需要法律做最后的托底,但保护是有边界的,不能一刀切、一味地保护。因为的确有一些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太恶劣,超出了我们要好好保护的范畴。(儿童保护专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童小军,2015年6月)

如何让法律法条起到其应有的效应,这显然是相关部门和立法机构无法回避的问题。因为我们绝不能每次都等到事件发生后,相关的职能部门才出来以安抚舆论的姿态声称高度重视、严肃处置。(重庆时报,2015年6月)

在看到未成年人身上存在的问题时,不能忽视社会背景。留守儿童、独生子女、贫富差距、分数崇拜……这样一些问题,生硬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也生硬地影响着未成年人。换句话说,仅仅是教育问题,未必就会导致极致性后果,但当教育问题叠加上社会问题之后,也就无形中提升了恶劣事件发生的几率。(新华网,2014年7月)

舆情点评:

对于校园暴力日渐严重的原因,舆论近几年的观点倾向也是大同小异:绝大部分的媒体和专家都把矛头指向了施暴者家庭中父母或溺爱或暴力的极端教育方式,学校的相关法制教育不到位和“唯分数至上”的畸形人才培养体制,以及社会不良风气“潜移默化”式的引导,认为是三者共同的责任缺失才导致了一桩又一桩悲剧的发生。还有相当一部分媒体以法治作为出发点来进行探讨,认为应当与时俱进,针对我国法律并未对校园暴力作出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惩戒规定的弊端,尽快探讨设计新的法律法规和教育矫治方法,加大对类似行为的监管和惩治力度,以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也有一些媒体和专家从其他的角度来提出见解,如留守儿童缺乏关爱而产生极端行为、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心态转变、激烈的竞争让学生们缺乏安全感等。

总之,要从根源上杜绝校园暴力,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必须各司其职,或建立相关联动机制,预防为主,矫惩并用,疏堵结合,让孩子们在最需要“安全感”的年龄不再感到恐惧。

抵制校园暴力需合情合理合法

面对不断发生的校园暴力,很多愤怒的网友采取了人肉施暴者、进行语言侮辱等极端方式来表现胸中的同情心与正义感。例如永新女生打人事件中,所有的施暴者均遭“人肉”,姓名、电话、学校等信息全部在网上被曝光,当事人微博上污言秽语不堪入目。之后自称当事人舅舅的网友发帖求放过,称“孩子快精神崩溃了”,但从网民的回复情况来看,愤怒完全压倒“仁慈”。

诚然,这些行为的初衷是好的,但这种抛开法律、类似“丛林法则”的处理方式,距正义的方向只会渐行渐远。以暴制暴,冤冤相报,陷入的永远是死循环,上例中,校园暴力便引发了次生的网络暴力。在当今全面依法治国的主题下,选择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解决矛盾,方能真正彰显出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他山之石:盘点各国处理校园暴力的措施

据了解,未成年人遭遇校园欺凌的情形在很多国家都时有发生,各国的家庭、学校和管理部门都采取了一定措施来对其进行惩治、预防,在对抗校园暴力这条路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美国:立法先行,依规处理

美国绝大多数州在现实中不断通过立法来加强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惩罚,使学校安全成为法律规定的政府目标。相关法律法规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点:明确校园欺凌受害者的法律救济和施害者的法律责任;明确学校在校园欺凌中的安全教育、管理和防范责任。另外,美国官方有专门的反校园欺凌网站和各类预防欺凌、研究欺凌的机构,很多公益性组织和专家也参与其中,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防控体系。

韩国:学生可申请免费“保镖

韩国是世界上校园暴力案件最多发的国家之一。针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势,韩国教育部特意向一些中小学生提供免费“警卫服务”,除了警察来充当“警卫”之外,还动员民间保安公司的保安、体育馆协会等人员来承担。只要学生向学校或教育厅提出身边保护申请,政府就会安排“警卫”到学校或特定地点暗中保护学生。

英国:强制“小霸王”家长上养育课

英国的教育界对学生恃强凌弱的现象非常重视。针对此,官方公布的教育白皮书向家长传达了一项强烈的信息,:对于本应当为学生恃强凌弱行为负责,但是却没有负好责任的人,学校不会坐视不管。法庭会强制家长接受养育课程,学习如何正确引导儿童。那些不服从这项法规的家长,将被处以最高1000英镑的罚款。

德国:强制管教+源头解决

德国学校对校园里出现恃强凌弱的“小霸王”的关注态度鲜明,打击力度也很大。在德国,对两次记过后仍不思悔改的“小霸王”,校方有权把他送到“不良少年管教部门”给予强制性管教。此外,对孩子传授“善良教育”,是德国儿童接受人生启蒙的第一课,通过这种教育来让他们学会同情和帮助弱小者,对于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都要尽力相帮,培养他们做人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