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教育英国人:你去中国当然要三跪九叩
原标题:拿破仑教育英国人:你去中国当然要三跪九叩
马戛尔尼虽然失败了,但英国政府却还想继续尝试,他们认为马戛尔尼的失败,是因为翻译的水平导致。当时马戛尔尼的使团里,只有两名翻译,这两名翻译是幼年时期离开中国的满人,他们只会很少的一些汉语。而且这两名翻译不会英语,只会拉丁语,还需要再把拉丁语再翻译成英语,当然就容易出错了。
在英国政府看来,促进贸易明摆着可以增加税收,可以让市场更加繁荣,大清帝国绝不可能不同意。
所以这次出使最大的不同就是翻译。在这个使团中,有上次出使的那个小孩儿斯当东,他现在是东印度公司的大班(经理),在中国已经待了二十多年,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此时他翻译的《大清律》刚刚完成。(请留意小斯当东,他是促成鸦片战争的关键人物之一。)
还有一位叫马礼逊,是英国著名的汉学家,也是第一本英华字典的作者,汉语水平非常之高。再加上在华多年的埃利斯、德庇时(后来的香港总督)等人,这次使团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翻译阵容空前强大。
另外,英国政府仔细研究了中国的风俗和政治特点,觉得割让海岛和和协定关税很容易引起清政府的反感,所以这次的条约重点是取消垄断,促进商贸,只要清政府可以放松对商贸活动的管制,让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地进行贸易,那就算是出使成功。
这次的使团由著名的勋爵阿美士德带领,大清的乾隆皇帝已经驾崩了,他们将要觐见的是他的儿子——嘉庆皇帝。
嘉庆皇帝与乾隆不同,他远没有乾隆那么好大喜功,对威服四海、万国来朝并不热衷。更何况当年马戛尔尼的事他曾经亲身经历,心中实在没有什么好感。
所以当阿美士德使团来到中国时,负责接待的直隶总督那彦成就接到了嘉庆皇帝的圣旨。嘉庆说:
洋人远隔重洋来进贡,这事朕并不高兴,他们来中国必是有所求而来,接待规格也不必铺张了。如果他们提出增加通商口岸,你就直接给朕驳回。要是他们情词恭顺,就领来觐见,要是不守礼仪制度,就在天津宴请他们,然后打发他们回去,不用进京了。
这道圣旨给那彦成出了一道难题,嘉庆皇帝不但要让这些洋人磕头,而且明确地提出,如果洋人是来签条约的,就可以直接把他们赶走了。之前马戛尔尼并没有磕头,只是三次单膝下跪低头示意,算是中英两国礼仪的一个折衷,这次的使者能同意磕头吗?
那彦成把这个要求告诉了阿美士德,阿美士德也很为难。磕不磕头对自己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使者代表的是英国的国家形象,这一个头磕下去,今后英国在欧洲还有什么颜面。为了慎重起见,阿美士德在使团里开了一个会,想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当年随马戛尔尼来华的斯当东坚决不赞成磕头,另一副使埃利斯觉得无所谓。最终阿美士德只好采用马戛尔尼的老办法。他对那彦成说,如果中国官员对着英国国王的画像磕个头,那么他就给嘉庆皇帝磕头。这样既遵守了中国的礼仪,也维护了英国国王的尊严。
那彦成没有办法,嘉庆皇帝的圣旨他不敢违抗,如果英国使者不向皇
上磕头尽忠,那明显是自己的工作没做到位,同样要受惩罚。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任务,那彦成想出了一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