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数万人死亡,正常天气里交通事故率更高吗?
●我国交通事故每年都会造成数万人死亡。在大数据时代,如能及时获取较详尽的信息,就有可能给出细致的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对解决交通安全问题提出更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
涂子沛先生写的《大数据》,通过对美国2009年交通事故的分析,得出了十条结论。其中,对交通事故与天气影响的关系,书中写道:“恶劣天气和光线条件并不是发生事故的必然原因,绝大部分事故都发生在正常天气及光线较好的白天。”
然而,笔者看到有一篇新闻报道对此作出了这样的解读:“什么天气是事故率最高的,当然跟你们想的都不一样,不是下雨天、雨雪天,正常天气事故率是最高的。”
阳光明媚时反倒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这与人们的通常理解显然不相符。《大数据》一书中的结论,实际上谈的不是正常天气下的事故发生率,而是发生数量,二者有很大差异,不是一个概念。
发生率的大小与事故发生数有关,也与好坏天气出现的天数有关。如果一年的好天气次数多,统计出的事故数也多,这并不能表明好天气更易出现安全问题。无论好天气还是坏天气里都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但都不是充分条件,不存在某种天气条件下就一定发生事故的必然性。遗憾的是,书中没有给出一年好坏天气的数量或比例,所以也无法计算出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发生率。
另一方面,即便是坏天气出现的事故数少,或事故率低,是否就能说明在坏天气开车出行就比好天气时安全呢?也得不出这样的结论,还有其他因素。首先是当得知有坏天气的预报时,人们自然会减少开车出行,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坏天气条件下的事故发生数。坏天气时,交通管制部门还会提醒控制车速,人们驾驶时也会更加小心,确实可以提高安全性,但要付出额外代价,包括时间和精力,不能算是同等条件下的对比结果。
从常识角度,坏天气对驾驶出行应是有负面影响的,冰雪天气的打滑、雾霾天气的低能见度、高温天气的爆胎,都是引发交通事故的因素。至于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对比,还应设置更合理的条件,对足够完整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后才能下结论。
我国交通事故每年都会造成数万人死亡。我国目前对外公布的交通事故信息,远没有《大数据》一书中介绍的那么详细,这本书将每一起事故的相关信息都做出统计并披露,如天气状况、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等,有了这些信息,详细的分析就有了基础。
国内有些省的气象部门也做过类似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但分析方法不一致,差别也较大,这与数据的完整性不够有关。在大数据时代,如能及时获取较详尽的信息,就有可能给出细致的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对解决交通安全问题提出更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
从对这一问题的探究中,可以感受到数据获取与分析的重要性,正如《大数据》一书中谈到的,信息公开与及时披露,不仅能够让民众可以方便地进行社会监督,还可以吸引大批对相关问题感兴趣的人参与到政策的制定中来。足够多的眼睛,将会使各类问题无所遁形,解决问题的细节可以被充分讨论,好的解决方案将被提出,形成“政策竞争”。
将各类信息从相对独立封闭的小空间内释放出来,会触及到信息占有方的部分利益,从而遇到障碍,在美国也曾发生过类似情况,各部门都会强调信息不能外泄的理由,而看不到信息释放后的积极效果。这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和落实来加以推进,既要使人们理解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也要采取措施清除妨碍信息获取的各种藩篱与障碍。
(作者是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