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斌:逃离“朋友圈”易,赢得学生尊敬难

30.06.2015  10:59

  关掉朋友圈、取消手机微信提醒功能,曾强把微信好好清理了一番。曾强的最后一条朋友圈,转发了一篇题为《逃离“朋友圈”》的文章,他配上了文中的一句话:社交媒体充满魔力,但这种魔力也可能产生反作用力,演变成为一种困扰。(6月29日中国青年报)

  对高校教师而言,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好处不言而喻:学生再也不用担心和抱怨老师“到点上课,下课走人”,有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老师也可以随时和学生交流;师生都能了解到彼此更真实、立体的一面。这无论对于教学,还是融洽师生关系,都有好处。那么,有这么多好处的“朋友圈”,曾强老师何以要选择逃离?

  曾强老师的担忧是,朋友圈里私人化、生活化的文字或图片分享,被学生截屏晒到更开放的网上“吐槽”,时间被学生的问题和“问候”粉碎掉,花费大量时间筛选推荐的文章,学生大多是点赞但不看,朋友圈里看上去热热闹闹和和气气的、像朋友一样的师生关系背后,缺少更深入的学术讨论和交流,缺乏内在的、精神上的信任和尊敬。

  曾强老师选择逃离朋友圈,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逃离虽然可以让曾老师的私生活免受干扰和“吐槽”,可以让曾老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备课、科研。但是,其结局必然是师生关系的倒退——曾老师所追求的师生之间深入的学术讨论和交流、精神上的信任和尊敬,依然不可能得到。曾老师逃离“朋友圈”容易,主动放弃的背后,实则是对现实的逃避。

  一个巴掌拍不响。良好的师生关系,取决于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有一句教育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高校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在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过程中,教师显然应该占据主动。选择逃离“朋友圈”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可取的。

  当今社会讲究以人为本,不少高校也都提出以学生为本,有的高校甚至提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喊口号易,而具体到一些实际问题,三个“一切”就有些苍白。不错,现在高校老师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任务重,这都不应当成为老师没时间和学生交流的正当理由。

  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重构新型师生关系,需要高校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甘为人梯,而不是一味的消极逃避。微信、微博作为新型的社交工具,有如一柄“双刃剑”,其优越性很明显,由此给用户带来一些困扰也是在所难免。老师应该趋利避害,直面问题,继续留在“朋友圈”,用微信、微博解决学生们的实际问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老师要赢得学生发自肺腑的信任、尊敬,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学识和德行。假如教师的知识面很宽泛,课也上得很棒,学术上很有造诣,又乐于为学生的成长成才牺牲自己的时间,还会斤斤计较自己私人化、生活化的图片和文字被学生放在网上“吐槽”那点小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