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大清洗 早期革命领袖几乎全成“叛徒”
1934年12月,在莫斯科红场,斯大林(右)和伏罗希洛夫(左)抬着基洛夫的棺椁。“基洛夫之死”被认为是大清洗的导火索
苏联的大清洗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先例:一个政党将自己一半的成员逮捕,一个政权将自己多数的上层成员处决,一支军队的军官团在和平时期几乎被全部消灭,一个国家的公民看到门外有汽车停下就怀疑自己将被逮捕。它是苏联历史上最恐怖、最黑暗的时期
苏联电影曾是世界电影艺术中独树一帜、自成体系的电影流派。苏联解体后,电影事业也遭受重大打击,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度跌入低谷。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随着国内秩序的逐渐好转,苏联的天然继承者俄罗斯电影也走上了振兴之路,1994年到1995年,《烈日灼人》在国际上连获大奖,吹响了俄罗斯电影复兴的号角。
红军英雄遭遇被捕枪杀
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1936年夏天,人们正在享受着“斯大林号”热气球升空六周年纪念的假期,红军师长、战斗英雄科托夫和妻子玛露莎、小女儿娜迪雅来到乡间别墅度假。这座宽敞华贵的洋房是玛露莎父亲、沙俄时期著名音乐家波瑞斯留下的遗产。在午饭之前,一个长发长须、戴着墨镜的人走进别墅。当此人一一摘掉脸上的化装后,人们兴奋地认出他就是波瑞斯昔日的得意门生米迪亚,他离开这个家已经整整十年,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米迪亚借给小姑娘娜迪雅讲故事为由道出了十年来的经历:当年他本打算与心爱的玛露莎结婚,过一种平静的田园生活。可红军的一道指令让他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要么前往巴黎为苏联进行间谍活动,要么留在国内开始无尽的铁窗生涯。米迪亚为了能够早日回到玛露莎身边而选择了前者,没想到一走就是十年。当他现在来到这本应属于自己的房子时,却发现一切都早已物是人非。米迪亚还揭开了一个更大的秘密:当年下命令让他离开祖国的人正是现在别墅主人、玛露莎的丈夫科托夫!
讲完一切后,米迪亚私下向科托夫透露了此行的真实目的:两个小时后他和其他几个秘密警察将以叛国罪名逮捕科托夫。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对科托夫强征他入伍、抢走玛露莎的报复。科托夫确信米迪亚逮捕他只不过是个人仇杀,靠他的声望和他与斯大林的密切关系,秘密警察将永远不敢碰他。
科托夫镇定地处理着剩下的时间,按原先的安排与朋友踢球、接受少先队员的敬礼。两小时后,装满内务人民委员会特工的黑色汽车来了,临走前,科托夫气定神闲地与娜迪雅捉迷藏。在汽车上,科托夫的自信依然不可动摇,他告诉特工们,当晚他就可以给斯大林打电话,特工们敢逮捕他就是在摧毁自己的未来。
然而,当他试图离开黑色汽车,特工们对科托夫饱以老拳,科托夫这才明白了真正要逮捕他的人是谁。汽车前方斯大林的巨幅肖像被气球吊着冉冉升起,遮天蔽日的领袖肖像随风卷曲、变形,看上去狰狞、恐怖。在车上,被打得鲜血淋淋的科托夫留下了眼泪。
回到莫斯科的寓所,米迪亚在浴缸里用剃刀割腕自杀。同时,字幕也透露了科托夫一家的下落:科托夫被捕后不久即遭枪毙;玛露莎被判处十年监禁,死于集中营中;随母亲入狱的娜迪雅现住在黑山共和国,从事音乐教育工作;1956年赫鲁晓夫为科托夫叛国事件平反。
编、导、演:俄罗斯的斯皮尔伯格
《烈日灼人》(另译《毒太阳》)是俄罗斯电影的旗帜尼基塔·米哈尔科夫1994年的作品,他不但撰写剧本,指导影片,还在片中出演上校科托夫一角,而出演科托夫女儿娜迪雅的则是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二女儿娜佳。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1945年10月21日出生于一个声名显赫的文学艺术世家,他的父亲—谢尔盖·米哈尔科夫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苏联、俄罗斯国歌的词作者,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功勋艺术家。米哈尔科夫的外曾祖父和外祖父都是著名画家。米哈尔科夫的母亲—娜塔丽亚·冈察洛夫斯卡娅也是作家、诗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米哈尔科夫从小受到传统文化教育和艺术氛围的影响,对文学和艺术有着特殊的偏好。
1976年,米哈尔科夫的第二部故事片《爱情的奴隶》扬名国际。他借此片获得了德黑兰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好莱坞大明星杰克·尼克尔森在看完影片后,将自己的一张照片赠给米哈尔科夫,赠言是“送给影片《爱情的奴隶》的导演,我已成为该片的奴隶。”
1991年,米哈尔科夫在中国内蒙古草原拍摄了《套马杆》,考察记录了边缘地区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影片获得当年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米哈尔科夫到达颁奖典礼现场,遗憾的是败在《印度支那》手下,未能获奖。
1994年,《烈日灼人》给他带来了职业生涯的巅峰,该片在当年的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角逐中惜败于《低俗小说》,和张艺谋的《活着》一起拿到评审团大奖。1995年,《烈日灼人》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在颁奖晚会上,米哈尔科夫带着女儿娜佳一起领奖,他激动地把娜佳举过头顶,成为那届奥斯卡颁奖晚会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间。米哈尔科夫坦言,对他来说,拿到奥斯卡才算成功。而《烈日灼人》顶着奥斯卡的光环,顺利地与索尼签下发行合同,并在北美拿到了2亿美元的票房。这部电影的出色在于它并没有简单以正反两面讲述政治斗争的恐怖,也没有树立一个完美的高大人物来对抗那个令人窒息的年代,而是通过人物无法摆脱的命运突出了那个时代的残酷。片中气势恢宏的俄罗斯夏日风光的展示以及对“太阳”的象征性运用,也让它在视觉上傲视群雄。
从此,米哈尔科夫成为了俄罗斯电影的领军人物,人们称他为“俄国的斯皮尔伯格”。1998年,他的作品《西伯利亚的理发师》成为史上唯一一部在克里姆林宫召开首映式的电影。2005年他60大寿,总统普京又发贺电又亲自上门祝寿。这几年,随着身上的头衔和勋章越来越多,米哈尔科夫的创作却略有下滑,目前为止,最能代表他艺术水准的,依旧是这部反思苏联大清洗的《烈日灼人》。前苏联时代大清洗是不能触碰的禁区,苏联解体后反思斯大林时代的电影不少,但以大清洗为背景的,也只有这一部《烈日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