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热映 折射国人对二战历史敬畏
■热点直击
近日,俄罗斯电影《斯大林格勒》在中国的热映,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重温二战历史的机会。《斯大林格勒》根据二战时期真实事件改编,讲述1942年秋发生在苏联红军与德军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通过镜头呈现了二战中最为血腥的战役。
专家分析说,俄罗斯从政府到民间一直很重视对二战历史的纪念和宣传,今年恰逢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70周年,电影《斯大林格勒》在俄罗斯、中国等国家的上映,可以让年轻人了解二战史及一些重要战役的来龙去脉,这样有助于理解当下暗潮涌动的国际角力。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魏香镜
纪念历史源于强国情结
由俄罗斯国宝级导演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执导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已于10月31日以2D、3D、IMAX3D、中国巨幕3D全格式登陆国内各大院线。《斯大林格勒》在俄罗斯上映以来已斩获4280万美元票房,成功打破了《阿凡达》等片在俄的票房纪录,创造出了新一轮卖座神话。有媒体预料,该片在中国受欢迎程度有望超过俄罗斯。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为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时间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为止。谈起这场战役在二战中的特殊地位,天津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学者熊昊表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是法西斯德国遭遇的最严重的一次失败,这场战役终结了德国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使苏联与德国的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从此苏联由战略防卫变为战略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与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战”及北非战场的“阿拉曼战役”,一起构成了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有数据显示,从伤亡数字来看,在这场战役中,苏德双方的伤亡人数估计约200万人,更以双方无视军事与平民分别而造成的伤亡著称,因此,该战役被视为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
今年2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盛大招待会,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红军战胜德国法西斯70周年。普京呼吁“坚决同歪曲二战历史事件的现象做斗争”,应理直气壮地歌颂苏联士兵的功绩,使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光辉永不暗淡。
俄罗斯政府为何热衷纪念二战?熊昊认为,俄罗斯一直有浓厚的强国情结,二战胜利之后,苏联成为唯一一个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强国情结表现为对历史的怀念和对复兴的渴望。此外,通过对二战历史的宣传,可以加强对民众爱国主义的教育。俄罗斯政府希望通过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增强国民的凝聚力。
抗日作品应敬畏历史
美国《纽约时报》近日发表文章称,世界欠中国的战争债,中国在二战期间对同盟国抗日战争的贡献未被全面承认。文章称,“中日战争在1937年全面爆发。尽管远比强大的美国或大英帝国弱小、贫穷,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然而,“许多西方历史学家却将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视作一个插曲”。
中国在二战中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做出过哪些贡献?200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表示,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歼灭日军150多万,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不过,在一些粗制滥造的影视剧的狂轰乱炸下,中国伟大的抗日战争却被“演义化”。抗日题材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诸如“扔手榴弹炸飞机”、“骑哈雷摩托打鬼子”等违背历史的情节。
俄罗斯、欧美地区为世界奉献过很多经典的二战题材电影,《莫斯科保卫战》、《伟大的转折》、《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脱离虎口》、《拯救大兵瑞恩》、《父辈的旗帜》、《珍珠港》、《兵临城下》、《美丽人生》、《钢琴师》、《不列颠之战》、《辛德勒名单》等在不同时期拍摄的作品,至今都被人称赞。最为主要的是,经过影视作品的传播,全世界的观众认识了残忍的“纳粹德军”、英勇的“苏联红军”、了不起的“美国大兵”。
然而,中国抗日作品能走出国门的经典寥寥无几,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牺牲和贡献很多,未能通过影视作品的途径被世界了解。
熊昊表示,斯皮尔伯格拍摄《拯救大兵瑞恩》的时候,对每一个士兵头盔上的徽章,他都经过了认真的考证。今年德国热映的反思二战的电影《我们的父辈》的编剧,多年来查阅了大量资料,走访了很多战争幸存者。我们也应该学习外国敬畏二战历史的态度。如果不经严格考证就拍出一部“漏洞百出”的抗日剧,本国人都当笑话看,还能指望国际社会借它们正确认识这段历史吗?
(原标题:《斯大林格勒》热映 折射国人对二战历史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