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探索构建“小政府大社会” 向改革要红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图为新余市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系统(记者陶望平 摄)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10月26日新余讯(记者 陶望平)近年来,受宏观环境影响,新余市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钢铁、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受到严重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各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
新余人口少、地域小,又没有资源和区位优势,要走出困境怎么办?
今年年初,新余市委、市政府班子审时度势,认为关键要从制约新余发展的体制机制入手,向改革要红利,通过改革创新,把新余打造成投资环境最优的城市,提出推进以“小政府、大社会、活市场、优环境”为主题的四大改革创新工程,明确近三年内可以完成的改革任务,努力在全省改革发展中发挥示范和试验的作用,进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管好“人、事、钱” 打造“小政府”提高行政效率
在采访中,新余市委书记刘捷告诉记者,打造“小政府”是四方面改革的核心,就是明确政府应该干什么、什么事不该干,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不该管的事向社会放开,该清理的清理,该规范的规范,让政府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提高政府的效率和效益,主要是规范“干事”、“用人”和“管钱”。
在规范“干事”方面,新余市依托数字化办公平台,实行行政审批代理制,实行网上审批和审批流程再造,建立中介超市,通过网上并联审批,项目审批时限由原先至少135个工作日压缩到现在的36个工作日。推行负面清单、权力清单、监管清单“三单”管理,做到“法无禁止即可为”和“法无授权不可为”,规范政府部门作为,真正把破坏和影响投资效率的人和事有效地监管起来。目前,新余市第一批“三单”已经向社会公布,其中负面清单七大类1021项、权力清单七大类667项,监管清单两大类158项。同时,“三单”管理模式全过程向社会公开,接受企业和群众的查询和全社会监督。
在规范“用人”方面,新余市探索大部制改革,清理规范临时用工和借用人员,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新余高新区推行大部制设置、企业化管理,机构、人员“瘦身”了35%。撤销孔目江区,成建制并入仙女湖区,将省职教园区并入仙女湖区合署办公,并在仙女湖区进一步推动大部制改革,人员、机构压缩了45%。撤销市政府驻杭州、厦门、深圳、长沙4个办事处,变办事处为招商机构。在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了编外用工清理规范工作,目前编外用工由原来的3052名减少到了785名,并全部实行劳务派遣。同时建立“民评官”、基层干部群众评议机关干部等制度,尝试探索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公务员能进能出的机制。
在规范“用钱”方面,新余成立了市财政金融管理委员会,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及政府投融资的管理,解决以往发改委只管项目、财政只管拨钱、投融资只管借钱、建设只管用钱的弊端。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融、用、管、还”市场化投融资机制,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三公”经费支出。截至目前,全市行政成本的降低幅度,已经大大超出“全年估计节约1500万元、节约支出近28%”的改革预期,各改革单位“三公”经费大幅度下降。今年该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39家中介机构,参与政府工程预决算审核,然后再由财政部门复核、审计部门抽检,推进了财政资金从自我管理向中介参与与审计转变。
构建“大社会”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刘捷说,“大社会”改革主要是进一步完善社会职能,改革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包揽社会治理的传统模式,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比如,探索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探索建立新型社区体制,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体系,推动警务、城管、文化、卫生、养老服务等进社区,积极推进社区管理物业化,做大社区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和志愿服务体系,增强居民自治和服务功能。
新余市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体系,科学划分街道、社区的职责范围,取消了街办给社区下达的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等几项“刚性“任务,完善了以政府公共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社会市场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服务体系。新余大力打造“十分钟便民服务圈”,实现就医、托幼、养老、购物、休闲、健身、救助和矛盾调处“八个不出社区”。
目前,新余市已经选取了渝水区城北街道仙来湖社区等4个社区作为试点,有43项社会服务事项可直接在社区进行办理,方便了群众办事。
建立企业信用与金融服务一体化平台“活市场”
在“活市场”方面,新余市主要推进企业信用与金融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探索建立钢铁、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联盟等,推进产业集约高效发展。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搭建银企之间互联互通的桥梁,新余市去年12月底全面建成企业信用与金融服务一体化平台。目前,该平台选择了51个部门作为信用信息采用对象,进行数据采集验证,涉及企业24401家。截至目前,共采集信用信息35.4万条,成功比兑入库30.6万条,成功率为86.4%,其中,企业奖励信息817条,处罚信息3185条。
“依据平台整合分析的企业信用数据,委托第三方资信评级公司,我市编制完成了第一批300家企业信用白皮书,4月上旬已向社会公布。”新余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丁朝阳介绍称,对于信用好的企业新余市委市政府在政策扶持、财政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金融机构将优先发放贷款或扩大信贷规模。10月初,新余市有11家驻市银行与46家企业进行了银企签约,通过使用信用评级系统,以企业良好的信用做担保,实现授信额度达32.91亿元。
为调动农民积极性,激活农村生产活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今年1月15日,新余市成立了全省首个设区市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市场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农业产业化、项目规模化、品牌化。新余市还率先筹建了新余市土地流转管理信息平台,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查询网络已延伸到村、到户。截至今年9月底,新余全市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22万亩,流转总面积达到25.92万亩。
加快“智慧新余”建设 创优发展环境
“优环境”改革方面,新余市主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重点打造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诚信守法的社会环境、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图为新余市公安局视频监控系统(记者陶望平 摄)
新余市加快“智慧新余”建设,推进“畅通新余”、“平安新余”建设。新余市原天网工程采用的标清探头为40万像素,成像不清晰,加上天网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有限、升级改造跟不上等问题,给路面抢劫等案件的破获增加了难度,群众意见大。2013年年底,新余市启动“智慧天网工程”,与深圳市中保国安公司签订了安装1000个200万像素的高清探头,政府每年出资1000万元购买服务,服务租赁期为10年,累计支付服务费1个亿的协议。新余市智慧天网已与公安内网实现了互联互通,各县(区)局可以在公安网上实时查看视频监控和录像资料查询。“智慧天网”视频监控系统整合了十大功能,为公安机关预警防控、指挥联动、调查取证提供了综合性应用平台,为警方破案或在线监控提供了极大便利,进一步构建“平安新余”。据了解,“智慧天网”投入使用以来,破案数增长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