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水域保洁全覆盖 水面洁净再提升
“河长制”成效到底如何,群众的第一观感就是目之所及,水面是否垃圾飘浮,岸上是否垃圾成堆是群众评判的第一标准,是衡量成效的硬指标。如何实现“河长制”“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维护水生态、保障河湖健康”的终极目标,新余市以“一把扫帚”为抓手,按“一把扫帚扫到底思路”,成功突破“河长制”保洁“资金来源窄、卫生无人管、问题易反弹”三大难题,走出一条适合新余市情的“河长制”保洁之路,城乡水域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做加法,水域保洁不再是“卫生死角”
以场面、路面、屋面 “三面”和以村角、墙角、屋角 “三角”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早已在新余开展的如火如荼,建设“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美丽”的村容村貌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农村居民的共识,然而,广大乡村的水域保洁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卫生死角”。为此,新余市“河长办”的一班人,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城区内积极与城管部门沟通,确定了城区河道保洁整体作为PPP项目,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有序推进;乡村间积极与市委农工部对接,促使以沟边、塘边、河边“三边”和以湖内、库内、河内“三内”为主要内容的保洁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管干分开”的市场化保洁机制,通过采取服务外包的方式,把水域保洁与其他乡村保洁一道推向市场。如今,新余市全境的水域保洁不再是遗忘的角落,原先的“卫生死角”已然容光焕发。新余的“河长制”保洁工作真真切切的落到了实处。
做统筹,资金投入不再零敲碎打
城乡水域保洁的全覆盖,资金投入一直是老大难。新余市紧紧围绕“保建设、保运行、保处理”的目标,把“河长制”保洁与其他保洁一道列入财政重点支持项目,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起“县(区)为主、乡镇为辅、市级奖补”的公共财政为主的投入保障机制和“财政划拔和保洁收费相结合、政府投入与村民自筹相补充”的经费筹集办法。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拔千金”的杠杆作用,出台以奖代补、先建先补、早建多补办法。今年,新余市财政拿出奖励资金165余万元以奖代补,已对20余个乡镇兑现奖励52万元。同时,积极探索推行受益村民自主筹资,运用村民理事会制订《村规民约》和“一事一议”办法,按每户3-5元不等的标准收取保洁费。既弥补资金的不足,又增强了社会各界和基层群众的参与意识。
做监管,“歼灭战”后不再出现反弹
新余市通过对“八乱”和“清河行动”的集中整治,打响了一场集中整治水域环境卫生的“歼灭战”,通过强化监管,又发起了防止问题反弹的“持久战”。市、县(区)、乡三级同步采取“12+4+1”的工作方式,形成了“月明查、季暗访、媒体通报、回头看、上级约谈”工作机制,确保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即全年至少开展12次月明查、4次季暗访、1次年终总评。由市新村办组织成员单位,联合新闻媒体以不定期、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陪同的方式开展暗访活动。上级约谈,也成为推动此项工作的“利器”,截止目前,有8个乡镇因工作不力受到上级约谈。同时,抓好了宣传引导,健全了村规民约,建立了“河长制工作”微信平台,将“河长制”水域保洁专管员纳入其中,将各级河长办的监管视角直接延伸到每一片水域现场。
通过多管齐下,新余“河长制”工作中的水域保洁制度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广延伸、全覆盖、大改观”:水域保洁延伸至沟边、塘边、河边“三边”和湖内、库内、河内“三内”, 全市所有水域保洁制度全覆盖,所有水域环境取得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