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战士曾舍身堵枪眼:腹部被打成蜂窝状(图)
淮安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郭家宁在“淮阴攻城阵亡将士纪念亭”前,向记者讲诉当年徐佳标烈士的经历。
三师兼苏北军区司令部发表淮阴战役公报。
古城淮阴有四个城门均为瓮城门,其中南门后来命名为“佳标门”,是为了纪念1945年9月6日在此发生的一场惨烈攻城战中,一位叫徐佳标的新四军战士在失去双手的情况下,舍身堵住枪眼的壮举。这一壮举比耳熟能详的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还早了七年,堪称我军舍身堵枪眼第一人。淮安市档案馆的有关资料记载了这段史实,日前,记者经过实地采访和查阅档案资料,还原一个真实的徐佳标烈士生平经历。
从军
父亲死在日军手上 16岁跟着新四军打鬼子
档案资料记载,徐佳标1926年出生在江苏省灌云县一户贫苦农家。1942年冬,徐佳标的父亲被日军抓去修炮楼,后被活活打死。1943年,新年刚过,伪保长与乡丁来到徐家,要徐佳标顶替死去的父亲到鬼子工地上工。徐佳标的母亲带着他连夜冒着雨雪,逃出家门,沿途乞讨。在洪泽湖边的一个草棚里,母亲病倒了。新四军三师十旅特务营二连正好路经此地,母子俩双双跪下,恳求部队接收徐佳标。他的母亲说:“就让他当兵打鬼子吧!”徐佳标从此走进抗日队伍,他的母亲由当地抗日民主政府妥善安置。部队临行前,徐佳标跪在母亲面前发誓:“跟着部队去打鬼子,为父亲报仇。”在新四军这个革命大家庭里,在领导和战友们的关怀教育下,徐佳标的思想觉悟有了较大提高,很快便入了党,当上了班长,还被评为模范党员,成为连队的骨干。
善战
手榴弹能投出59米远 徒手夺得敌人三挺机关枪
记者在采访淮安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郭家宁时,他讲述了一段插曲,1944年11月7日,新四军三师成立特务团,当时徐佳标所在的连队被编为特务团三营七连。经过短期整训后,特务团于1945年春在盐城管计沟接受检阅。检阅结束后,由徐佳标进行投弹和单杠“大车轮”表演。首先进行的是手榴弹试投,只见他拿起练习用的手榴弹,一个助跑,右臂向后一伸,挥臂向前猛投,手榴弹投出去53米远。正式开始后,他连投几弹,越投越远,最后一次竟达到了59米多。这下可把在场的人给惊呆了,有的说:“这不就像枪榴弹了吗?”原来,为了练就过硬的杀敌本领,徐佳标每天比别人早起两个多小时进行训练,晚上只要有月亮或者星星他也要练,胳膊练肿了也不休息。
随后徐佳标还表演了在单杠上转“大车轮”。当时很多人都没见过这个表演,觉得很新鲜。只见他两手一搓,抓杠试了一下就来了个“曲身上”,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绳套套在双手上,接着“曲身上大回环”就转起“大车轮”来了。后来他觉得绳套小了不好用,干脆就把绳套脱了下来,在场的连、排干部都替他捏了一把汗。只见他双手搓了些防滑粉,又是一个“曲身上大回环”,连续来了5个“大车轮”。全团指战员都被他这种高难度、惊险而又熟练的动作给折服了,场上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所谓“艺高人胆大”,徐佳标就是靠着平常的刻苦训练,从而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这为他在战场上勇战顽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1945年4月进行的阜宁战役中,由于作战勇猛并徒手夺取了敌人三挺机关枪,新四军三师师部授予徐佳标“阜宁战斗英雄”光荣称号。
爬城墙时双手被砍断 苏醒后使出最后力气舍身堵枪眼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不久,特务团即接到上级命令,攻打盘踞在淮阴城的伪军。淮阴是连接苏北与淮南、贯通南北运河的咽喉,是抗战期间日伪长期盘踞的重要城市。驻守淮阴的伪第28师师长潘干臣因而气熖嚣张,立即将淮阴地区的伪常备旅、伪保安团2000余人,和他的三个团7000余人整编重组,并在淮阴城及其四周修筑工事、炮楼、地堡,企图负隅顽抗。因此,新四军三师十旅准备开展对淮阴城的攻坚战。淮阴城易守难攻,四个城门均为瓮城门,城墙高达七八米,上面设有可供隐蔽射击的城垛,环城墙每隔数百米设一炮楼,城墙外有护城河,河宽约四十米,水深两三米,护城河与城门之间设有木桥,被敌人用机枪严密封锁。
《淮安抗战风云录》中记载到:战斗打响后,新四军迅速扫除了敌军守城的外围据点,很快,淮阴城便孤立无援了。这时,刘震下令攻城,徐佳标所在的特务团负责南门攻击突破。强攻一开始,十旅特务团班长徐佳标,背插一面火红的战旗,一直冲在最前面。子弹射穿了他的衣服,但是,他全然不顾,勇猛地冲到高大的城墙下。架架云梯靠在了城墙上,勇士们奋勇而上。但是,城墙上的敌人集中火力,向着云梯拼命扫射,手榴弹也一颗跟着一颗从城上扔了下来,城墙下被炸成一片火海,几架云梯被炸翻,许多战士英勇牺牲。此时的徐佳标,飞身攀上刚刚架起的云梯,左手抓住云梯,右手握枪,奋勇敏捷地向上攀登。就在他距宽厚的城垛只有一步之时,脚下一声巨响,云木梯被炸断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眼疾手快,一下抱住了城垛,接着,一个鹞子翻身,跃上了城头。然而,几乎是同时,一名凶残的敌人手持马刀,恶狠狠地向他劈了下来。徐佳标的双手齐腕被砍断,顿时,整个人昏倒在城垛边上。背上,那面火红的旗帜,却在城头上迎风招展。
战士们看到飘扬在城头上的战旗,杀敌士气倍增,向敌人发起了更为勇猛的冲击。云梯又一次次地竖了起来,但又一次次地被敌人炸断。伤员们不顾伤痛,顽强地搭起了人梯,突击队员们终于登上了城头。冲锋的号声响了,第二梯队踏着突击队开辟的道路,向城池冲去。突然,一阵猛烈的射击,阻止了部队的进攻。原来,是城墙上的一个暗堡枪眼捅开了,黑洞洞的枪眼里,还不时飞出一束束手榴弹。突击队和后续部队的联系被切断了,而冲上城头的突击队又暴露在敌人的暗堡前,处境非常危险。在这紧要关头,昏迷的徐佳标被激烈的枪声惊醒了。他一眼看见从自己身边暗堡内连续不断喷出的火舌,前方不远处,他的营长宋传海倒在血泊里。顿时,他明白了一切。愤怒、仇恨、责任,在他身上汇集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他伸出被鲜血染红的双肘,支撑着虚弱的身体,一点一点艰难地向射孔爬去,身后的城墙上,洒下了斑斑血迹。终于,徐佳标使出最后的力气,猛然跃起扑了过去,用自己的身体紧紧地堵在敌人的枪口上。城下,新四军指战员们看到徐佳标这惊人的壮举,热血沸腾,高呼着“为英雄报仇!”“冲啊!”以排山倒海之势冲上了城头,并一举拿下了淮阴城。当战友们抱起扑在枪眼上的徐佳标,只见烈士遗体伤痕累累,腹部被敌人的子弹打成了蜂窝状。
缅怀
八角亭记载英雄传奇 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1985年,淮阴市人民政府在英雄们当年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地方,即清浦区人民南路与环城西路的交叉点处修建了一座八角亭,名为“淮阴攻城阵亡将士纪念亭”,亭内有碑,以纪念在攻打淮阴城的战斗中牺牲的包括徐佳标在内的189名新四军三师官兵。
记者到达此亭时恰逢清明,纪念亭四周干净整洁,一副写有“竭忠尽节碧血斑斑凝砥柱;秉义怀仁丹心灼灼靓乾坤”的纪念对联张贴在亭柱上,亭里摆满了市民自发送上的花篮和祭文,不断有人在此站立默哀致敬,还有人对这段历史很熟悉,向周围人讲述当时战役的惨烈。此情此景,表明大家在过上幸福安定生活的同时永怀感恩,没有忘记抗战牺牲的那些烈士。“在这里牺牲的都是革命烈士,他们用生命换来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纪念亭需要人保护,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事。”一位中年男子这样告诉记者。原来,一群来自周边的志愿者长年来定期为纪念亭打扫环境卫生,并进行义务的祭奠和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缅怀先烈,同时也让徐佳标烈士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继续发扬光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