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整村流转多了 种田效益增了

12.12.2013  09:53

  城镇化加速背景下,农村耕地整村集中流转更多了,适度规模种植让种田效益持续增加,种田大户不断涌现……随着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步伐的加快,传统农业省份江西省农业生产经营呈现蓬勃生机。

  一些地方出现耕地集中流转趋势

  江西南城县株良镇株良村村民周玉旺十多年前弃农从工,是当地校具生产销售的带头人。可最近老周干了件村里人没想到的事,他掉头弃工从农,通过流转获得了本镇骆家塘村两个村小组全部350亩农田30年的经营权,在南城县他承包的耕地达到1500亩。周玉旺说:“之前我们这里的种粮大户都是东村几十亩、西村几十亩拼凑起来的。能够整村流转到成片集中的耕地,得益于城镇化的加快。”

  株良镇近年利用传统优势,打造全国闻名的校具生产基地,97家校具生产企业带动了周边山区村民向集镇汇集,加快了城镇化进程。骆家塘村村支书詹安祥告诉记者,全村15个村小组的村民基本都搬到集镇或县里购房居住,“人均不足一亩田,一家一户搞怎么出效益?土地整村流转有利于承租者集中耕作,降低成本,租金也高。”整村流转比散户零星流转的耕地每亩每年租金多出100多元。

  经营规模小、劳动力老龄化、组织化程度低——这种粗放的农业经营方式过去一直困扰着江西农业现代化的步伐。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空心村增多,留守老人只种“口粮”田现象普遍,由此也带来可供流转的连片耕地增多。

  在种粮大户对耕地集中流转需求旺盛、可供流转的连片耕地增多等因素的作用下,江西一些地方出现整村耕地集中流转趋势。南城县县长王小林说,农村基层出现的农业生产经营新动态,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的精神相吻合,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今年8月,顺应基层农村出现的耕地集中流转趋势,江西因势利导出台了《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意见》,引导各地大力培育现代农业规模经营主体,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增强经营主体的土地吸纳能力和规模化经营水平。

  江西共青城市江益镇南湖村的3200多亩农田明年初将整村流转出去。村支书万为林算账说,种20亩水稻,产量约为13000公斤,销售收入3万多元,纯收入2万元。按四口之家计人均年收入5000元,效益远远低于夫妻两个外出务工五六万元的收入,至少要种50亩以上水稻才有赚头。所以村民们同意由村里组织合作社,将土地集中整村流转出去。

  全省土地流转面积已达650万亩

  在农村土地集中流转趋旺的背景下,江西各地健全服务网络,完善政策引导,全面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积极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目前江西全省土地流转总面积达650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20.5%;全省90%以上的乡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各县(市、区)也依托农经部门努力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

  土地规模流转带来了种田效益的增长。来自江西余干县的42岁农民李检发在抚州市临川区流转承包了7个乡镇约5000亩农田,其中罗针镇丁湖村和长湖村1800多亩农田整村流转给他。李检发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账:农田集中连片流转后,种植品种、技术服务和田间管理都实现了统一,比普通农民种田亩产高出100公斤,一年就多出100万元的收入。他说:“我这规模种田每年有两三百万元的纯收入,比去工厂打工更有‘搞头’!”在李检发的动员下,在外打工的儿子以及弟弟全家都跟随他一道在这里承包种田。

  农业机械正快速替代人工投入

  以适度规模为主的经营方式的改变带来了生产方式的改进。在江西广大农区,农业机械正在快速替代人工投入。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帮助下,近年来李检发陆续购置了200多万元的耕整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他说:“一台中型收割机可抵得上七八十个劳动力,每亩水稻收割费用不足纯人工的一半。”如今李检发20多岁的儿子已成为机械化耕作的主力农机手。

  预计今年江西全省机耕、机收水平将分别达到84.5%和68%,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突破60%。(新华社记者刘菁 郭远明)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胡武龙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