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走低,经济运行中的矛盾日益显现。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刮起一股新的“中国经济崩溃论”歪风。诚然,中国经济近年来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企业负债率攀升,地方政府债务上升,等等。但这只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三期叠加”的结果而已,并非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固有特征。与过去相比,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更偏于发展的质量,而不是过分追求高速度。但经济发展新常态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只要能加快改革,推动结构调整,中国经济仍然能维持长期中高速增长趋势。那么,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为什么依然很有潜力呢?我们可以对投资、消费和外贸这“三驾马车”进行分析。
一、投资依然有较大潜力
我国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例如环境保护,当前我国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提升,人民渴望用绿色的、清洁的、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去取代传统的、高污染的重化工业化模式,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正日益成为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投资领域。以钢铁行业为例,目前我国钢铁产能11亿吨,而实际产量只有7亿吨左右。我国在淘汰过剩产能的基础上,可以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引入国际上最先进、环保的生产能力,使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得到升级。根据测算,每改造1亿吨钢铁生产能力,将带动至少8000亿人民币的投资,如果五年完成7亿吨产能的改造,将形成5.6万亿元投资,推动经济年增长1.2%。水泥、玻璃和电解铝等行业的情况与钢铁行业类似,我们都可以通过补贴环保投资的措施进行技术升级改造。
从基础设施来看,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仍有较大空间。根据美国中情局披露的资料,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与发达国家仍然相差极大,尤其是在机场数量和互联网领域。铁路、公路和电力装机容量等方面,我国虽然基本赶上了发达国家水平,但人均数量仍有较大差距。在结构方面,差距就更大。例如核电、天然气发电、宽带网速度等方面,还需要进行巨大的投资。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指标》显示,2010年我国人均基础设施存量水平仅为日本和韩国的18%。基于此测算,如果我国用10—20年时间赶上日、韩目前的人均基础设施存量水平,未来5年每年将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当然,要使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可持续的投资热点,必须改革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为此,应把基础设施融资从银行贷款中剥离出来,进而发行相关市政建设债券,成立基础设施长期建设基金。这样既能促进直接融资市场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还能降低基础设施融资成本,降低我国的总债务率。
此外,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汽车也是一个重要增长点。按照国家规划,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要达到50万辆,2020年达到500万辆。假如国家加快推进这个转变,203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汽车总量的一半,这就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产业。按照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募集100亿元形成3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方案和每个充电桩1万元安装成本估算,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投资将达到2.7万亿元以上。如果考虑上述设施的折旧和产业的关联效应,未来新能源汽车所带动的投资至少超过20万亿元。
正是由于中国投资机会众多,多年来外资持续不断涌入中国。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1万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5万亿美元。近年来,我国经济虽然减速明显,但外资仍在持续流入。2014年,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同比下跌8%和中国经济增长率创1990年以来新低的背景下,流入中国的外资却逆势增长了1.9%,达到1176亿美元,而且超过美国,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从产业结构来看,2014年中国服务业利用外资同比增长7.8%,占利用外资总量的55.4%,比制造业高出22个百分点。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那就是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再创2009年以来新低,但第一季度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却同比增长了11.3%。
二、消费面临着结构升级的大好机遇
中国经济运行与消费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正向关联。历史数据显示,消费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消费率越高,增长率就越高,经济运行越健康。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51.2%。
在消费结构方面,我国居民消费需求重心已经从20世纪80—90年代解决吃、穿等刚性需求为主和21世纪初解决住、行等刚性需求为主向旅游、娱乐等享受型需求和教育创新等发展性需求为主的阶段转变。
为此,我国政府应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的需要,创造条件,拉动内需,引导居民境内消费。比如,针对当前居民出国旅游的热潮,我国应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文化内涵建设,探索建立一批超五星级景点,把游客尽可能留在国内。又如,针对今年初我国居民在日本大量购买电动马桶和去年香港水货客大增现象,内地一些大中城市,可以考虑降低消费税,并在一些重要空港设立一些免税店,引导居民回国消费。还比如,针对出国留学热,可以考虑适当加大教育服务商业的开放力度,让国内外名校携手合作,多设立一些合资大学,把学生尽可能多地留在国内接受教育。总之,只要敢于改革,转换机制,拓展思路,扩大内需就不但大有文章可做,而且能不断地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三、外贸尽管比较困难,但也有不少有利因素
从净出口来看,我国享有的经济全球化红利明显衰减,净出口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远不如2001-2007年。尤其是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下降,我国的出口面临下降的压力。此外,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一些国家汇率大幅度贬值,导致我国一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下降。当然,由于美国经济成功去杠杆化,欧洲经济和日本经济出现了明显复苏态势,使得我国出口的外部环境有所好转,有利于我国出口的长期增长。更为重要的是,从整体来说,中国的出口结构在优化。例如,今年的成套设备出口表现非常突出,前5个月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达到500亿,增长10%以上。铁路设备出口到全球80多个国家,电力设备出口到全球50多个国家,并且进入了美欧等一些发达国家市场。
从进口方面来看,大宗商品价格呈长期走弱趋势。这不但可以改善我国的总体贸易条件,而且可以节约大量进口资金,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增长。以原油为例,2014年年中的原油期货价格还在110—115美元/桶,现在降到了60美元/桶左右,以每桶节约50美元计算,中国一年可节约进口资金1150亿美元。类似的,2014年中国进口铁矿石9.3亿吨,以每吨进口节约100美元计算,铁矿石进口也有望节约外汇资金近千亿美元。一些国外商界人士认为,工业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令中国成为大赢家。由于国际油价自去年夏季以来已下跌一半,中国每天1200万桶原油的进口成本减少逾6亿美元,全年节省下来的开支超过2500亿美元。这些资金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另类版本的中国经济刺激方案。商务部发布的数据表明,2014年,我国原油、铁矿石、铜精矿、铜材、化肥、橡胶、谷物和大豆这八类产品进口量增加,但进口付汇却减少了458亿美元。中国经济由此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对中国而言,油价每下降10%,将在未来一年提升中国GDP增速约0.1个百分点。这将为我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有效支撑和缓冲。
可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依然很大。只要我们善加驾驭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中国经济仍可长期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作者:刘振林 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