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江西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新观察

24.05.2015  12:18

    新常态下,农业现代化是江西实现“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动力源,是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力支撑。

    当今江西,是建设现代农业步子迈得最快的时期,也是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发展面临困难更多、挑战更大的时期。江西如何以全新的探索与实践,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同步发展,实现更加全面、更加协调的现代化?各级农业部门肩负的使命,重大而紧迫。

    新常态下——一只脚迈进了现代农业,一只脚仍在传统农业,破解发展难题是当务之急

    新常态下,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支撑不起江西现代化大厦。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省委、省政府立足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省委书记强卫强调:“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中心任务,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为根本途径,沿着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省长鹿心社指出:“只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小康提速,才能实现农村与城镇的同步小康、江西与全国的同步小康。

    时移势变,略从局出。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江西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意见》等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全省上下建设农业强省的措施得力,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取得的成绩,为新常态下江西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提供了强力支撑。

    然而,江西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偏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变。作为农业大省的江西,一只脚迈进了现代农业,一只脚仍在传统农业。中国科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江西综合农业现代化指数位列全国第20位,不仅落后于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也低于河南、湖北、安徽等中部省份,成为江西现代化发展的“短板”。

    把目光投射到全省,便可清楚地看到“”在何处: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江西仅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少于与我省省情、农情相似的湖南、湖北、安徽。农产品加工率低。去年,江西农产品加工率52%,比安徽低9个百分点。农产品品牌实力不强。虽然品牌众多,但缺少像蒙牛、伊利、双汇、金锣、梅花这样的全国知名品牌。农业技术装备不优。全省农业机械化总动力2014万千瓦,仅为湖北省的47.1%……

    现代农业强省是干出来的。建设现代农业强省,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坚决破除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现象,在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才能尽快补齐农业现代化这个“短板”。

    面对新常态——找准坐标,“转方式、调结构”,下好创新驱动这步先手棋

    新常态下,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发展现代农业强省的坐标,把握主攻方向,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坚持问题导向,顺势而为,找对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靶子”,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中之重。目前,全省75个农业产业集群整体规模小,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仅1个,产业集群聚集程度不高,集群产业链条不长,初加工产品比重较大,产品附加值低,效益低下。

    引导农业产业集群走向“高大上”。可以想见,只要我们以新理念、新措施做大做强主导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以75个农业产业集群带动全省农业生产“转方式、调结构”,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扩展农民增收空间的新成效将不断呈现在人们面前。

    强调效果导向,瞄准推进“百县百园”工程建设的“靶心”。去年,省政府提出力争用3至5年时间,在全省建成100个左右覆盖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地域特色、不同发展层次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后,全省重点打造了一批园区,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园区。但因少数地方工作作风不实,全省园区建设总体规模偏小,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低。

    进,是一种主动作为的精神。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坚持顶层设计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坚持产业升级与改革创新相结合,扎实推进“百县百园”工程,农业部门打造这一推动现代农业强省转变重要载体的担当,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也更值得憧憬。

    新常态,创新之态。4月初,农信通集团与省农业厅签署了合作打造“互联网+农业”整体建设示范的合作协议,使江西成为全国首个利用PPP模式(公私混合制经营)推广“互联网+农业”战略实施的省份。专家认为,当前,各级农业部门须以此为契机,书写让“智慧”与农业“连线”新的时代答卷。

    在破解“创新乏力”的同时,还应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生产,发展“六次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升级,这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由之路。

    面对新常态——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去”,走绿色发展新路

    农业“走出去”,是江西的“软肋”。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郑新立在江西做客“中国梦”名家讲坛时指出:“江西农业‘走出去’的企业太少。江西农业应借‘一带一路’机遇走出去,发展自己,提升自己。

    目前,江西只有19家企业在海外进行了农业种植加工、水产养殖、林业开发、农产品贸易等领域的农业开发,累计对外投资协议额只有2.4亿美元。

    新常态孕育新机遇,新阶段凸显新机会。新近出台的《江西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方案》对农业“走出去”作出部署;江西拥有众多的农业科技人才,在杂交水稻制种栽培、柑橘种植等方面技术领先,“走出去”天时地利人和。新机遇,新追求。今年,江西农业“走出去”的新版图正徐徐展开:青龙集团、华美食品、江西宏众实业等农业企业正和俄罗斯、埃及、澳大利亚等国家洽谈投资项目。这是良好的开端,江西农业企业要全方位“跟进一批、带动一片”,在“走出去”中构建发展新格局。

    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走绿色发展新路,是新常态下提升“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江西现有绿色有机农产品950个,位居全国前列,但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不高。原因在哪?还是没有根据消费者对营养的个性需求,开发有大市场的个性化功能农产品。把握发展的主要问题,才能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眼下,农业部门应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加快发展功能农业,生产更多更好的功能性农产品,取得“一子落而满盘活”之效。

    方向的明确、路径的清晰,源于对发展大趋势的清晰认识。绿色化是个大市场。建立面向人才、研发、产品、市场的江西绿色农产品绿色支撑体系,大力开发叫好又叫座的多样功能性农产品,江西绿色化农产品产业这艘巨轮才能驶得更稳、行得更远。

    独行只能走快,众行才能走远。新常态下,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勇于担当,看准目标干到底,江西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必将在这片红土地上尽情逐梦、酣畅圆梦,追风逐日写新篇……(记者 宋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