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富余劳动力不花钱学技术实现就近就业

10.01.2014  19:41

新疆伊宁县冬季大培训的学员正在学习缝纫等技能。 本报记者 王瑟摄

如今的热合米吐拉·阿不力米提与一年前不可同日而语:每月5000多元的收入让他感到这个冬天真的很温暖。而就在一年前,他还因为没有技术而找不到工作。

丁海峰,过去靠打零工为生,如今他的加工厂年收入在60万元以上,还招收了6名工人,做起了老板。

他们这一两年的变化源自新疆伊宁县开展的一项“冬季大培训”活动。用许多年轻人的话说:“多亏有了这个大培训,我们学到了各项技术,企业上门来找我们。我们一分钱不用花,实现了就近就业。

破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题

新疆农村有多少富余劳动力?看看几个数字: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总人口43万,其中农业人口33万,农村富余劳动力8.5万;

和田地区于田县总人口25.74万,其中农业人口22.29万,农村富余劳动力5.9万,人均耕地仅1.9亩;

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总人口22万,农业人口7.3万,农村富余劳动力3.9万;

从这几个县的情况可以看出,新疆一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难度很大。这些富余劳动力绝大多数虽年轻却文化水平较低,更谈不上拥有什么技术,又不愿离家太远。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帮助他们学到技能,走上勤劳致富之路,成为新疆各级领导一直牵挂的大问题。

2009年伊宁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列入县委一号文件安排部署,并作为乡镇年度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在经济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每年投入1500万元用于“冬季大培训”工作,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全免教材、食宿等费用,还发放每天10元的生活补助。同时相应配套政策一并出台,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强化技能培训。

丁海峰参加的就是2011年的培训,他学会了电焊技术;热合米吐拉·阿不力米提参加的是2012年的培训,他学会了驾驶铲车。他们如今稳定的工作和丰厚的收入,成为后来者学习的动力。热合米吐拉·阿不力米提今年就推荐弟弟和几个朋友去了培训学校,希望他们也能学到技能,勤劳致富。

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教什么

如果仅仅认为“冬季大培训”就是学技能的,那就大错特错了。由于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绝大多数只有小学和初中文化,仅让他们学会一些劳动技能,还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为此,新疆各县创造性地开展了“冬季大培训”工作。

伊宁县对全县16岁至35岁的未就业青年进行深入摸底调查,根据市场需求和农牧民就业意愿设置了特种驾驶、服装加工、汽车维修、砌筑等15个工种,在新疆优选了15家师资力量强、设施设备全、教学管理严、培训质量高的培训机构参与培训。确保场地、实训耗材、老师到位,保证实训时间,保证培训质量。

莎车县紧紧抓住上海市援助的契机,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中砌筑工、钢筋工等工种市场需求量大的有利时机,按照“大竞赛促大培训”的思路,集中开展技能培训。他们采取县乡镇层层召开现场会组织动员,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把培训班办到了乡镇,办到了村。同时层层举办砌筑工、钢筋工等工种的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培训质量。

于田县将以往的“来学校培训”变为现在的“在家门口培训”,针对不同群体,分别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结合地毯、手工品等地方特色产业,邀请专家、技术能手在全县大力开展手工地毯制作、刺绣等职业培训;根据用工方的需求,因地制宜开展技能培训,确保劳动力“成品”转移。

伊宁县吉里于孜村的哈力木拉提·马合木提参加了2012年的培训,学会了砌筑工,去年他就靠自己这项技能,一年里挣了4万多元,还为自家盖起了一所100多平方米的房子。说起自己的生活,他说:“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创造了这样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我们学到的不仅仅只是实用的技术,还有更多的信心与干劲,我们享受到了好的生活。

各有妙招,不出远门就致富

伊宁县阿乌里牙乡布里凯村哈萨克族妇女托合特古丽·阿那尔拜克在2012年参加了县里的冬季大培训,她自小就喜欢刺绣,再加上老师的精心教授,她的手工刺绣技术突飞猛进。回到家里,她在乡政府的帮助下,自己组织了一个刺绣合作社,带领村里的7个姐妹开始实现自己的梦想。现在,她的刺绣合作社每月都有7000元的产品销往伊宁市的哈萨克巴扎,实现了她不出门就致富的梦想。伊宁县去年还开展了专门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多项就业服务活动。举办的各类招聘会就有30多次,100多家企业参加招聘,5800多人实现就业。

随着近年来新疆安居富民工作的开展,许多参加培训的学员加入其中,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去年伊宁县就有2000多名砌筑工、电焊工学员参加了安居富民建设,1000多名学员赴奎屯、石河子等地企业就业。

莎车县依盖尔其镇民间房屋装饰装修师傅技艺高超,远近闻名,他们就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组织民间技艺装饰工2000多名,组建38个装饰装修队。目前仅这个镇就有16个装饰装修队,600多人从事房屋装修工作。运用这种劳务品牌带动劳动力的方法,他们转移就业5.7万人。

呼图壁县着力培育“园户村餐饮”“苗木花卉园艺工”和“呼图壁运输服务队”3块品牌,9000多人实现了就业。

去年新疆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100项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完成培训59.7万人,实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70万人次,再创新高。每一个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就意味着一个家庭幸福生活的开始,这样的工作再苦再累我们也愿意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共就业服务局局长玉苏甫江·麦麦提说。本报记者 王 瑟)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