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治旅游不文明行为少报怨多尽责任义务
原标题:董宏达:治旅游不文明行为少报怨多尽责任义务
作者 董宏达
随着天气转暖,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利用清明小长假到公园踏青。昨日,北京晨报记者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看到,公园中除一片人声喧闹之外,不文明现象也层出不穷。在草坪上吃东西、打牌、看书、打闹。而此时的草坪变得一片狼藉,食品袋、塑料袋、卫生纸等垃圾被随意丢弃。午餐过后,一些游客将帐篷收走继续游园,对丢弃在草坪上的垃圾却不管不顾。在这些游商扎堆的地方,掉在地上的食物、竹签子、塑料袋、装食物的纸袋子等垃圾遍布,几乎很难有下脚的地方。(4月7日《北京晨报》)
另据新华网一组图片报道,4月5日,是今年清明节小长假的第一天。在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景区旅游的部分游客,漠视景区道路和文物保护的提示牌,随意穿行危险地段,自己或怂恿子女攀爬文物。4月6日,江苏省泰州市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景区游客丢弃的垃圾。同一天,在河南省洛阳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城公园内,游客随手随地扔垃圾。江苏省泰州市千垛油菜花景区内,游客进入油菜田踩踏了油菜。
这些司空见惯的行为,实在有失文明、大煞风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行为并非单单是孩子所为,更有家长“带头示范”,难怪有网友说“老师苦口婆心教十二年,不够家长一次亲身教唆影响的”,文明出游道理没人不懂,可往往说起他人一套一套的,轮到自己咋就这么容易就范呢?
屡屡令人皱眉的不文明现象却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对许多人而言,他们还远远没有学会文明旅游这门休闲的必修课。大好河山本属人人共有,游人同赏美景亦是佳话,如果因自己行为的一分不当而造成他人的不快,与人不便、于己不悦,那便与休闲活动愉悦身心的初衷背道而驰。
环境的好坏取决于每一个个体的表现,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一味抱怨没有用,“山下骂、山上扔”的假正经假文明也不足取,唯有从自身做起,从小处着眼,方能以自身文明换回旅游之乐。
不文明行为虽属道德范畴,但从管理角度看,也有赖于法律规范。行政处罚法有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实施行政处罚。将违法的不文明行为相关执法权在一定范围内委托给景区管理者,有法可依。对于严重的不文明行为,也有规定。以“涂鸦”为例,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诸多法律已经把罚款、拘留甚至刑罚全都用上了,然而,对不文明行为严格执法的却不多见,不文明行为的违法成本几乎为零,正因为如此,更助长了不文明行为的蔓延。
当然,法律并非万能,在法律之外还有更多努力可做。从游客来说,强化自身文明素养教育,是一生的课题。不光要教育孩子从小养成文明出游习惯,家长和老师更应该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自身行为去影响下一代。同时,对不文明行为,更需要相互提醒,把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把维护文明秩序当成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约束,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从管理者来说,更应该履行提示、引导、劝阻、督查的责任。比如,景区就应该有意识地设置文明宣传提示,随时提示人们的行为别越文明界;完善配套的服务设施,让游人方便丢弃垃圾废物;管理人员加强巡视巡查,对严重不文明行为,实施严厉处罚。旅行社更应该让导游们在维护文明上尽责任。很多不文明行为,是一些较少出游的游客,对相关文化和知识缺乏而导致的。如果导游能够多打“预防针”,不文明行为或许就能少一些。
旅游不文明行为是个老问题,老问题面前都不是旁观者。全社会应该齐心协力,让文明旅游蔚然成风,为改善旅游环境尽心尽力。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