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纪念品被指无特色 旅游专家称应加强产权保护

24.04.2014  12:23

旅游纪念品大多毫无特色、制作粗糙,沦为随处可见的“地摊货

缺乏授权机制导致旅游纪念品开发无序化现象

轻视产权保护、盗版泛滥使旅游纪念品同质化严重

本应成为旅游目的地独一无二名片的旅游纪念品,频繁地以相同姿态出现在全国各地旅游景点,“毫无特色”“同质化严重”成了我国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尴尬标签,也让不少爱好购物的游客颇感无奈。一千个景点共享一个旅游纪念品,并非笑话,也无夸大,什么导致了旅游纪念品“大众脸”的存在?“千景一品”的怪圈又该如何破解?

A 旅游纪念品千篇一律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计,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目的国,但旅游业存在结构性不合理、旅游收入分配明显不均的弊端。在发达国家,旅游购物要占到旅游经济的40%-60%,而在我国却不足20%。在旅游财产诸要素的经济形态当中,旅游购物仍然是制约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软肋。】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石美玉在《当代中国旅游购物研究》一书中表示,旅游购物不仅是旅游活动中与游、娱、食、住、行等平行的供求要素,同时也是旅游吸引力的重要组成。旅游购物是目的地特色引力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一些地方,旅游购物对象的“旅游商品”甚至成为旅游的第一引力。

地位如此重要的旅游纪念品,在我国却面临着同质化严重的问题。

以前出去玩儿还愿意花心思挑选些小物件作为自己每到一地的纪念,后来发现,很多景点卖的东西都一样。在西藏挑选的手链,到了丽江看到一模一样的手链,东南西北走一圈,带回来的东西没差别。慢慢地,我也就不大愿意在旅游景点买纪念品了。”说起旅游纪念品,旅游爱好者陈渝牢骚话里含有一丝无奈。

和陈渝有相同感受的人恐怕不在少数,去一个地方旅游,总想带些有特色的物品作为纪念。但现实的情况也许是,这些纪念品都是某些小商品基地批量发往全国各地的相同货品,带回家后常常被遗忘在角落;消费者也在这样一场场和同款纪念品的“重逢”后,逐渐丧失了对旅游纪念品的兴趣,对旅行地的印象也大打折扣。

刘德谦表示,研究显示国内旅游者普遍认为旅游商品的地方特色不强。

很多游客在不同的景点总能看到似曾相识的纪念品,而且这些纪念品大多制作粗糙。相比之下,台湾的很多旅游纪念品制作更加精致,并且和特定的地域、特定景点的资源与风格结合紧密,具备特色又不是随处可见,能吸引不少游客购买。”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告诉记者。

【1】 【2】 【3】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