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斌:无车日尴尬不应完全归咎于公共交通

24.09.2015  13:25

  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各地纷纷出台措施倡导绿色出行。然而,“无车日”车流如织,依然堵车的情景仍然在不少地方上演。从昨天路面上的情况看,南京的车辆并没有减少,早晚高峰该堵的地方依旧堵着。(9月23日现代快报)

  无车日马路上堵车依旧。对此,有评论认为,“无车日遭遇的种种尴尬,最终还是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折射。说一千道一万,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必须尽快补课、完善。”无车日人们还是要出行,只是换一种出行方式。从这一意义上说,完善公共交通设施当然没错。然而,将无车日堵车的尴尬归咎于公共交通,显然是打错了板子。

  事实上,南京的公共交通并不落后。目前,南京有6条地铁线,公交车4000多辆,加上28000多辆公共自行车,绿色出行的保障不可谓不强。就在前几天,南京市交通运输局还联合南京新闻广播电台,开展了公交宣传周“市民看公交”活动,邀请22位市民走进公交、地铁、出租车调度中心,实地了解南京市公共交通发展运行情况,不少市民在参观后感触很深。有一位开了十多年私家车的市民表示,选择绿色出行是对的,不仅不用考虑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还大大节约了出行成本,以后会尽量选择绿色出行。

  世界无车日遭遇堵车尴尬,说到底还是绿色出行的理念没有深入人心。据报道,尽管南京将整个9月确定为“绿色出行月”,希望通过各种宣传活动,让绿色出行深入市民心中。遗憾的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司机都不知道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还有部分司机尽管知道当天是“世界无车日”,但为了出行方便,还是选择开车出门。他们说,平时开惯了车,要是没车办事太不方便。

  由此可见,要做到路上无车,首先要求广大市民心中无车,摆脱对车的依赖。如果广大市民没有绿色出行的意识,就不可能拿出绿色出行的自觉行动。凡事只考虑自己出门办事方便,即使城市公交再发达,“绿色出行”恐怕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可喜的是,随着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逐步深入,加之雾霾、汽车尾气等环境污染给人们的健康危害日益加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市民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自觉加入到绿色出行的队伍中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舍弃汽车,选择坐公交、坐地铁、骑车、步行等绿色环保的方式出行。

  无车日堵车尴尬,也暴露出城市建设与规划方面的某些弊端。据深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披露,全国新城新区规划人口达34亿,这是严重的失控。调查显示,省会城市平均一个城市规划4.6个新城,地级城市平均每个规划建设约1.5个新城。这一现象值得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决策者深思:我们的城市是不是越大越好?城市建设、规划要不要遵循科学规律?无休止的“造城运动”是不是该停一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