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注意饮食“五宗罪” 胃病不能掉以轻心
胃癌病因的源头是哪里?日常生活注意饮食“五宗罪”
◆腌制品
研究表明,常吃腌制品,患胃癌风险会增加4~5倍。原因:一是腌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较高,二是高盐。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在胃酸作用下生成亚硝胺(一种强致癌物)。盐渗透压较高,对胃黏膜造成直接损害。当致癌物质与受损的胃黏膜接触,癌变几率就会增加。
◆烧烤
周晓东说,烧烤食物中的蛋白质在高温下容易产生苯并芘,这是一种致癌物质。“觉得烧烤很好吃,可以偶尔吃一些,但切忌狂吃。”
◆酱油
酱油在酿造过程中,蛋白质经过分解发酵,产生大量氨基酸和仲胺等含氮化合物。仲胺会与亚硝酸盐结合生成亚硝胺——世界公认的致癌物质。
◆含氮化肥的蔬菜
蔬菜种植常施用含氮化肥,使植物性食品中硝酸盐含量大大增加,如果放酱油,食后会在体内合成亚硝胺。
◆“病菌感染”和遗传
幽门螺杆菌被认为是Ⅰ类致癌源。周晓东称,十人里有六人携带此菌,大部分不会导致胃癌,但如果是患顽固性消化不良症状、有消化性溃疡患者、有胃癌家族史者,一定要治疗根除这种致癌杆菌。此外,宿主基因也有胃癌易感性,主要与遗传有关。
胃癌为何容易被忽略?部分患者把胃癌误当普通胃病
胃病是中老年人的毛病?
胃癌发病率虽然以中老年人较高,但卫生部门统计,35岁以下年轻人的胃癌发病率也已高达6%~11%,且恶性程度较高。据悉,现在年轻人压力大,休息和饮食不规律,胃病发病率并不低。当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部不适、腹胀、隐痛、饱胀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困倦、易疲劳、进行性消瘦与贫血、柏油样大便甚至呕血时,要及时上医院检查。
胃病吃点药就可以了?
早期胃癌患者80%没有症状,少数是一些非典型症状,极易同胃炎、胃溃疡等混淆。所以,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根据既往经验和症状来判断自己的疾病。
做了胃切除就不再患胃癌?
胃在大部分被切除后,仍有可能得胃癌,医学称之为残胃癌。残胃癌发生率是健康人2~12倍,比服药治疗胃病者高2~4倍。残胃发生癌变的原因是丧失了幽门功能,十二指肠内的胆汁和胰酶能溶解上皮细胞,加速细胞分裂;胆汁、肠液主要为碱性,易损坏胃黏膜的屏障作用;残胃中产亚硝酸盐细菌增多,使致癌的亚硝基化合物浓度增大;胃切除吻合时的刺激和张力很高的结扎,也可能成为致癌因素。良性胃病术后的患者,术后5年内应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应一级与二级预防并举
周晓东说:“日常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属于胃癌的一级预防。现在,二级预防也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让早期胃癌的发现率提高。”
为何早期胃癌的发现率如此之低?“大多数人胃部不舒服,只要不是特别严重,都是自己吃点胃药,不重视去医院检查治疗。另一方面,部分医院通过胃镜为患者检查时,没有仔细分析胃部的溃疡等,导致早期胃癌被忽略。”周晓东说。
如何饮食?看专家怎么说
纯吃素并不提倡 建议“三口蔬菜一口肉”
既然吃素并不是那对江西夫妻患癌症的主要原因,那么吃素是否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呢?周晓东说,提倡多吃素并不是纯吃素,只吃素会导致身体缺少一些重要元素,如蛋类和肉类中含有的蛋白质。“蛋白质的摄入主要是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这类物质在蔬果中很难摄取,因此肉类等也是需要食用的。”周晓东说,建议“三口蔬菜一口肉”,这是最正确的饮食习惯。
40岁以上每年做一次胃镜
专家介绍,从世界范围来看,胃癌发病率亚洲最高,其中日本第一,韩国第二,我国第三,但死亡率三个国家却倒过来了。主要原因是,日本和韩国的早期胃癌检出率很高,日本约70%,韩国约60%,而我国只有10%。专家建议,40岁-75岁者,每年最好做一次胃镜。生活中经常出现胃痛、胃胀、胃不适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尤其是有肿瘤家族史的人。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胃癌?
1.改变狼吞虎咽的饮食习惯,最好三餐时间大体固定。
2.多吃新鲜食物。
3.多吃含有多糖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蘑菇、香菇等。
4.戒烟限酒。
5.控制体重。
6.保持愉快的心情。据调查,长期情绪抑郁,对胃癌发病有一定影响。
编辑/记者汪清林 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