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西汉大墓主棺15日开棺
12月9日,南昌西汉大墓主椁室发掘清理现场响起一阵叮叮当当声。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主棺西梆(西侧棺板)进行套装。这块宽约1.5米、长约4米、厚有0.2米的西梆,12月10日已运至临时文物库房进行保护。专家称,这标志着南昌西汉大墓主椁室考古发掘工作进入到以主棺为中心的第二阶段。据悉,主棺将于12月15日揭开盖板。
第一阶段提取文物438件
自11月14日起,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工作进入“核心区”——对主椁室进行清理发掘。记者了解到,对主椁室的清理,主要是弄清楚主椁室的布局结构,清理主棺外围的文物并弄清楚文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的清理,考古人员发现主椁室高约3.4米,高出其周围回廊形“藏閤”0.4米至0.5米,面积约60平方米。由于外力作用,主椁室早年内部已坍塌。主椁室是汉代居室化结构,由东寝、西堂两部分构成,东寝比西堂大一倍。西堂与东寝之间有隔板,中部有门相通,西堂南端有窗。在西堂,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架绘有孔子及其弟子画像以及记载他们生平的漆屏风,一盒马蹄金、两盒金饼,博山炉、豆形铜灯、莲枝灯、铜臼、铜杵等青铜器,漆案、漆盘、漆耳杯、漆盒等漆器,武器、仪仗戟架以及金丝类和玉器类随葬品。东寝的南端由西向东分别有门和窗,东北部为主棺位,棺柩南部有仪仗架、榻床、几案以及鼎、壶、染炉、带钩等青铜器,有银扣漆盘和镶玉石和玛瑙的几案,有漆耳杯、翣(音shà,棺饰)等漆木器及羽觞、带钩等玉器类随葬品。12月8日,在主椁室东南侧还发现9个铜鼎。古有九鼎至尊的说法,这个发现进一步证明墓主身份高贵。东室西侧为举行奠仪的空间,有铜镜、鸳鸯形漆器等随葬品。记者了解到,截至12月9日,主椁室已提取各类文物438件,但还有如九鼎等部分文物尚在椁室内等待提取。
主棺受损较严重
考古表明,主棺位于主椁室东寝的东北部,南北放置,长约4米,宽约1.8米,平面呈长方形。从目前情况来看,主棺至少有外棺和内棺两重。主棺前部向南倒塌,后部紧贴主椁室北侧板,西梆向西倒塌,东梆靠近主椁室东侧板,上部压盖着已塌毁帷帐的顶板,其下应为棺盖板。帷帐顶板有漆画痕迹,在其上还发现了一把缠金丝的玉具剑,在其东侧边缘发现4个龙形青铜挂钩。专家表示,青铜挂钩可能是用来挂棺外帷帐的。
记者了解到,帷帐是西汉时期王公贵族殿堂宫室中的重要陈设,也是古代贵胄陵墓中祭台或墓室张设之物,是当时统治阶级豪奢生活的主要象征之一。根据既往汉代高等级墓葬的研究成果,结合目前南昌西汉大墓棺柩保存现状,专家预测,棺柩周围有华丽的帷帐,棺上盖有荒帷(即“棺罩”),在荒帷下部悬挂铜鱼或铜璜。不过有专家表示,主棺坍塌腐蚀这么严重,想要找到帷帐的可能性不大。
主棺或有大量玉器
接下来,主棺清理工作有哪些重要时间节点,有什么可预期的重大发现呢?12月9日,记者了解到,《南昌西汉大墓主棺发掘方案》已经出台。
专家预测,主棺的棺盖上应有非衣帛画。在汉代丧葬礼仪中,出殡用旌幡(非衣帛画)的现象极为普遍。旌幡的全称为旌旗画幡,为死者出殡时灵柩前张举着的一种旗幡,上面一般写有死者的姓名、官衔,有的绘有画,入葬时再覆在棺材上,其长度约2米。汉代旌幡在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3号墓和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墓、甘肃武威县磨咀子汉墓等处有发现,其中以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旌幡最为注目。这件彩绘帛画像一件衣服,色彩绚丽、线条流畅、构图严密,衣服上图画的内容分为天堂、人间、地下三个部分。
打开棺盖后,内棺也许有漆画,内棺内壁有可能用镶玉装饰,也有可能张贴、悬挂帛画。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棺椁,四层套棺内壁均涂朱漆,套棺外表最外面的一层是黑漆素地,第二层是黑地彩绘,其间有许多神、怪、禽兽图像,第三层是朱地彩绘,彩绘龙、虎、朱雀和仙人等,第四层盖板上覆盖了一幅帛画。不过,从目前的主棺状况来看,专家认为南昌西汉大墓内棺出土保存完整的衣衾的可能性很小,但玉器会大量存在,并极有可能出土列侯的金印、墓主的多枚私印和金饼等。当然,专家也不排除棺内存在遗骸。因此,在该阶段的发掘清理、文物提取过程中,多台照相机、两部摄像机将不间断跟踪拍摄,努力做到“慎之又慎,确保万无一失”。
本月底主棺清理完毕
记者了解到,12月11日前,考古人员要完成主棺周边西堂和东寝随葬遗物、已坍塌的棺柩前颌和西梆的清理、提取,并对主椁室和棺柩进行三维扫描,获取数字化影像及平、剖面线图等三维数据。12月12日前完成清理并揭取棺盖上部盖压的帷帐顶板。在棺的周围仔细寻找荒帷痕迹,在泥土中寻找荒帷图案的印痕,特别是寻找荒帷下部悬挂的铜鱼或铜璜,搞清铜鱼或铜璜的数量等,这项工作于将12月14日前完成。12月15日,要完成揭取棺盖板的工作。打开棺盖之后,至12月31日,其间将发掘清理棺柩及其内部,完成棺柩内所有遗物、遗骸和棺柩本身所有部分的提取工作。如果主棺发掘清理中出现当今难于解决的重大课题,专家还将及时调整和优化发掘方案,发掘时间可能要向后顺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