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全社会都要重视水安全问题

06.05.2014  09:08

经济日报2014年5月5日 1版

本报评论员

  近期武汉爆发的水污染事件,直接导致全市大范围停止供水,几十万居民、数百家企业用水受影响。这是继兰州之后,亮起的又一红灯。水污染与水短缺形成的恶性循环一再警示我们,水安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重安全问题,全社会都要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可以兴国富民,也可以祸国害民。古今中外由于水枯竭导致文明衰落的案例不胜枚举。现在,我们面临的水安全问题,最为突出的是水短缺、水污染。

  对于水短缺的程度,很多人还缺乏直观感受,因为随时拧开水龙头都会有水。水,看似取之不尽,其实却危机四伏。以北京为例,年均用水缺口达10多亿立方米,人均量甚至不如以干旱著称的北非。由于地表水不足,不得不连续10多年超采地下水,现在市民喝的每三杯水中就有两杯来自地下。不仅如此,为缓解“水荒”,还要借助南水北调工程,并计划投资海水淡化项目,不惜以高成本向大海要水“”。缺水的不只是北京一个城市,目前大概有一半以上的省会城市要靠调水满足需求,不少省区市都不同程度存在超采地下水现象。大量不可恢复的地下深层“子孙水”被提前消耗,照此下去,可持续发展很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缺水带来的危机和后果并非耸人听闻。回溯世界史,水源枯竭导致吴哥古城衰落,旱灾可能把整个玛雅文明推向了危机的边缘。在许多贫穷国家,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粮食生产,暴涨的粮食价格又使社会陷入动荡不安。我国干旱问题严重的甘肃省民勤县,已有数十万农田被迫弃耕,数万人搬迁,废弃的村庄随处可见。原因很简单,没有水就活不下去。

  比缺水更让人担忧的是水污染。远的不说,仅今年以来的短短几个月,就发生了多起饮用水安全事件,这都加重了人们对水污染的焦虑和疑惧。一些人干脆放弃自来水,转而购买饮用矿泉水和纯净水。在被污染河流沿岸和湖泊周围的广大居民,生活和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水污染的重大危害不仅是眼前的,而且后患无穷。近年来的江河水质持续下降并呈恶化趋势,再这样下去,沿线居民将面临“守着大河无水可用”的危险境地,使缺水状况雪上加霜。而且与地表可见的“黑河”、“臭水”相比,地下水遭受的看不见的污染更可怕,因为一旦成为“问题之水”,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往往难以逆转。

  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我们一定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