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谋 实干 真帮
● 王 欢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强调,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至此,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成为全省共识。
江西,因山水闻名,这离不开历届江西省委、省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2016年11月,江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把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作为未来发展的总体要求。
十一届省政协与省委、省政府同心合力,自觉服务建设生态文明大局,通过专题协商、视察调研、民主监督、委员提案、社情民意等多种形式,积极助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一组数据可见十一届省政协在生态文明方面所下的工夫:2013年至今,省政协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先后组织开展了4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活动、30多次调研视察活动,提交提案300多件,报送社情民意信息近100条,为响应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献计出力。
早谋
凝心聚力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彰显政协担当
十一届省政协坚持做到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时间要回拨到2013年,省政协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着力点,紧跟省委、省政府步伐,将关注点落在“建设富裕和谐秀美乡村”、建立“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生态环境考核机制、加强湿地保护、重金属污染治理、东江源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松材线虫病防治等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为加快江西绿色崛起凝心聚力。
紧扣党政中心工作“选题”。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吹响了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号角,省政协主席会议高度重视“建设富裕和谐秀美乡村”专题协商。在各设区市政协调研组开展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省政协主席黄跃金带队,组织由部分省政协委员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4个调研组,围绕12个重点问题分别到11个设区市的25个县(市、区)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了《关于大力推进富裕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的建议案》。在省政协十一届二次常委会议上,黄跃金指出,这次省政协常委会议,是为推进我省富裕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建言献策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本届省政协常委会议专题协商的“开篇之作”。《建议案》经省政协主席会议审议后,报送省委、省政府,时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均作出批示,该《建议案》为党政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积极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主动请省委、省政府“点题”。2013年,省政协围绕省委“把江西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的战略部署,于当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展了“建立‘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生态环境考核机制”专题调研,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并经省政协主席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建立‘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生态环境考核机制”的建议案》,报送省委、省政府作决策参考。省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吸纳政协建议案的意见,在出台的《2013年度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实施意见》中,将全省11个设区市和100个县(市、区)作为综合考核评价对象,生态环境成为考核评价内容5个一级指标之一。
结合群众关切和热点难点“找题”。2013年,为维护城市公共安全,省政协开展了“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保障城市公共安全”专题调研。当年,省政协人资环委组织调研组赴萍乡、宜春、新余三市进行调研,提出了《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和管理的调研报告》,针对地下管线管理职责不明,监管不力、城区规划设计不尽科学合理、管线日常维护管理不规范、地下管线档案资料不全、各类管线行业数据难以共享等问题,提出了8点建议。
实干
献计出力 积极自觉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
还有一组数据足见省政协对生态文明建设关注程度之高。据统计,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共收到提案632件,其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提案92件,占15%。特别是每年在重点提案确定上,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提案是“必选题”。例如,梁小文委员关于《严格环境执法,落实处理决定》的提案,被列为省政协2013年度重点督办提案,由分管副主席督办。
陈荣委员建议提高燃油品质改善空气质量;肖兰委员建议加快实施东江源生态补偿试点;邓肇轩委员建议尽快完善生态考核体系……十一届省政协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政协委员自觉为生态文明建设建言,让委员提案“掷地有声”。戴星照、李秀香等省政协委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专家,在省政协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专题协商、调研视察等活动中,均有他们的身影。
11月6日,记者致电李秀香委员时,她正在做准备,7日赴省内部分设区市参加“加快我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专题调研。
“我长期关注鄱阳湖渔业资源的保护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2014年7月,我撰写的《鄱阳湖天然渔业资源破坏严重,需尽快转捕为养》信息,经省政协办公厅建言献策信息报送后,得到时任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要求省农业厅主要领导同志高度重视,采取相应措施,省农业厅随即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落实。同年9月9日,省委办公厅以江西省今日重要信息的形式,刊载《反映内陆湖泊渔业资源逐年减少,建议国家实施转捕为养政策》,经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收转,立即引起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高度重视,于9月10日即作出批示。”李秀香告诉记者,作为本届省政协委员,她深刻感受到十一届省政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也亲身体会到十一届省政协显著的履职成效,切切实实发挥了委员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十一届省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为省委、省政府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这篇文章积极献计出力,形成了商以求同、协以成事的良好格局。
——调查研究是政协彰显“智囊团”“人才库”作用的有效途径。2014年,国家有关部委正式批复《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我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与省政协长期建言献策密不可分。当年,省政协为加快推进我省“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组织专题调研组深入开展调研,形成了《关于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省的调研报告》,从七个方面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意见建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充分彰显了我省政协委员持续建言生态文明建设的好风采。
——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2015年,省政协常委会议专题协商“加强水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推进“河长制”、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10条意见建议,并对《“河长制”工作方案》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协商议政找准了靶子,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和肯定。
——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有效形式。2016年,省政协就围绕“河长制”开展了民主监督活动。在调研中,多次组织召开市、县座谈会,与基层“河长”座谈交流,查看污染源及问题河段。省政协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后,形成了《关于我省推行“河长制”以来情况的建议案》。建议案报送省委、省政府后,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
——社情民意是协商讨论的客观依据,是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参政议政的基本素材。2014年,根据调研所了解到的情况,省政协人资环委报送了“关于促进我省生活污水处理厂健康运行的建议”,时任省政府副省长李炳军作出批示:“这项工作难度大,多方面的反映也大,对群众的影响更大,要抓紧推动。”
真帮
担当发力 收官之年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最后一仗
做生态文明建设的探寻者、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者,2016年8月,江西获批成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承担起了先行先试、探索新路的历史重任。
2017年6月,中央深改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简称《江西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做实做细实施方案,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同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江西方案》,为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当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入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的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有步骤、分阶段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实现“一年开好局、两年有变化、四年见成效”的目标。
为当好省委、省政府的参谋助手,在本届省政协的收官之年,省政协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持续发力:
百县调研。在省政协主席黄跃金的重视和领导下,副主席孙菊生带领调研组,于今年6月至11月,深入9市20余县开展调查研究,赴福建、贵州两省学习考察;省政协还组织发动全省100个县(市、区)政协开展协作调研,得到全省各县积极响应,共提交了100篇调研报告,为省政协搞好调研以及建议案的起草,提供了重要参考。
专题通报。11月2日,省政协召开“加快我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专题通报会,针对我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情况“把脉问诊”。
常委会议专题协商。11月27日至28日,省政协十一届二十八次常委会议围绕“加快我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开展专题协商。六位委员或专家围绕“草”“水”“科技创新”“怎么干”“绿色经济”“文化视角”等方面就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言献策。在各小组讨论会场,与会人员围绕《关于加快我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调研报告(草案)》展开了真诚且热切地讨论。届时,将形成《建议案》报送省委、省政府作决策参考。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省政协将继续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多进诤言、多谋良策、多出实招,为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