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迁,新余花鼓戏该何去何从?

15.11.2013  01:27

公园里的花鼓戏演出。

    日前,以“中国梦·戏曲风”为主题的2013年度首届新余花鼓戏争霸赛正式开赛,来自全市20余支剧团参加了比赛。记者借此机会对我市民间花鼓戏剧团的现状进行了社会调查。

    前段时间,天气还不冷不热,城南百花湖公园每天晚上都有一个戏班子搭台唱戏,吸引了市民里三层外三层围着看。市民宁先生今年35岁,家住新体育馆附近,他说自己来自农村,小时候就喜欢听戏,现在进城务工,很少有机会听到传统戏剧,“别人喜欢看电视上网,我还是觉得看传统戏更有味道。”3个月来,他每天下午六点多,骑半小时自行车赶到百花湖公园,直到十一点多散场才回家。记者发现,热爱传统戏剧的市民在台下一站就是3个小时,而不爱看戏的市民却对公园搭台唱戏非常反感。今年26岁的市民王女士家住百花湖公园附近,舞台两边的音箱音量很高,晚上一家人睡觉时,公园里咿咿呀呀的声音还不绝于耳,让她非常烦恼,“我跟公园管理的人反映过噪音问题,他们也去沟通了,一直得不到解决。

    有人爱之深,有人恨之切。那么,本土花鼓戏该何去何从?关于我市民间剧团的整体情况,记者采访到了渝水区群艺馆副馆长章志刚。他告诉记者,我市现有26个大大小小的民间剧团,都是农民自发组成的,其中有10个剧团的服装、舞台、行当比较齐全。他们的市场主要在农村,“一般乡下开祠堂、过寿、红白事,都会请剧团,每场收费2000元左右,”章志刚说,这些剧团在农村很受欢迎,他曾跟随一个叫群星业余剧团的剧团下乡调研,农历春节前后,该团连演了70场,预约排得满满当当,结束一场就立刻赶到下一个村子,村民想再留他们唱一场都不可能。

    民间剧团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前期不需要大投入,又有一定群众基础。比如说,排演一出歌剧,前期要足够的资金准备服装、道具、演员、舞台灯光等等,排练又需要时间和成本,一部好作品往往耗资巨大,走向市场后能否成功又存在风险。而花鼓戏比较灵活,根据老一辈传下的套路,将演员组织到一起,一个月就能排出一部大戏,舞台也没有特别要求,几个架子拼在一起,随时随地可以搭台唱戏。然而,有点遗憾的是,这样的作品存在演出质量偏低、节奏不严谨、台词随意性大、人物表现苍白、艺术品位较低等缺点。曾学过专业戏曲表演的市民饶女士直言:“表演毫无章法,水平太糟糕了。

    民间剧团在农村广受欢迎的同时,自身也有许多难题。演员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是从小开始学,演了几十年的戏,有的只是爱好,东拼西凑学了一些就上台了。傅安根是一名民间剧团的演员,他平时给人开车,剧团有演出就通知他来。他说唱戏只是一项副业,收入并不高,一晚上每个人才分到二三十元,主要还是为了爱好,画上油彩,粉墨登场,没有固定的剧本台词,大家根据流传下来的老故事自由发挥。“渝水区的花鼓戏比赛我们团也报名参加了,要是能得个奖,我们现在的音响、服装就可以换新的了,”傅安根在希望剧团越走越好的同时,也看到了民间戏曲走向落寞的趋势,他所在的剧团年龄最长的54岁,最小的也已经37岁了,“没有年轻人愿意学,收入不高,又要吃苦,现代高科技的东西多了,以后喜欢这个的人会越来越少。

    对于本土花鼓戏的未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章志刚不想放弃,“我从13岁到现在59岁,唱了一辈子戏,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但章志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技艺一直在他心里,硬件设备是最大的阻力。他曾考察过江浙一带民营剧团,“人家经营得红红火火,传统文化还是很有市场的,只是我们这边不够专业,也没有资金支持做大做强。” (来源:新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