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九一体化两周年 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已起势

09.07.2015  14:43

     新华网江西频道7月8日电(蓝单)南昌近两年来因昌九一体化战略与九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也因此迎来其发展的新机遇、掀起发展的新高潮。7月8日,本网从“推进昌九一体化两周年”新闻宣传通气会获悉,南昌核心增长极已起势,2014年南昌GDP占全省23.4%。此外,昌九同城效应也越来越凸显,目前,交通、公积金等方面已实现一体化。

    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已起势 2014年GDP占全省两成以上

    2014年,南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67.96亿元,占全省比重23.4%,比2013年提高0.1个百分点。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434.25亿元, 占全省比重2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80.6亿元,占全省比重2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9.21亿元, 占全省比重2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9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9.7%;第三产业增加值1484.85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7个百分点。

    据悉,经过两年的努力,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的产业支撑、空间支撑和创新支撑明显增强:

    产业发展方面:形成了小蓝汽车及零部件、青山湖区针织服装、高新区光电及通信3个200亿产业集群;形成了经开区光电、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安义县铝合金塑钢型材3个100亿产业集群。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创意中心、消费中心和营运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全省金融商务区快速发展,目前已入驻各类金融机构148家;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基地+园区”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绳金塔夜市等一批特色商业街、夜市悄然兴起;成功举办了世界低碳大会、中国智博会等全国品牌展会。

    城市建设方面:投资400亿的万达文化旅游城、投资200亿的绿地国际博览城、投资60亿的联泰智慧城以及新投资200亿的华南城电商产业园正在加快推进;片区路网快速成型,九龙湖湖体综合整治和隧道工程加快实施,综合性住房小区等还建房建设全面铺开;南昌西客站投入运行、朝阳大桥已建成通车、象湖隧道将于今年年底全线贯通。

    深化改革方面:各重点领域的改革得到了集中突破。大幅放宽落户条件,推进城区“一元化”户口登记,户籍制度改革走在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强力推进第九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共保留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231项;全省率先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试点工作,服务范围基本实现全覆盖;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有效整合六大国有投融资平台,全面探索“1+6+X”模式,引进风险投资管理机构,设立了洪城资本创业投资、临空创新股权投资、联昌基金等三个产业投资基金;先行先试探索推进了ppp融资模式,出台了推广PPP模式的实施意见。     

     南昌临空经济区稳健发展 已成功引进一批高端产业项目

    2014年4月,江西省政府批复了《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5)》,同年6月,南昌正式组建南昌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现南昌临空经济区正稳步发展中,即将成为昌九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和强力引擎。

    首先,临空型产业体系构建正加快。目前已成功引进了欧菲光产业园、海派手机产业园、鸿利光电产业园、南昌快递(电商)物流园等一批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高端、前端、深端产业项目。

    其次,临空型产业体系配套设施正完善。目前正在加快直管区内“四横两纵”骨干路网构建,同步推进港口、电力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龙头岗综合码头建设,与江西省机场集团抓紧协商推进航空物流中心、机场综合体、空港生活城等项目的规划建设。规划完成后将形成临空经济区内航空、公路、铁路、水运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优势。 

    此外,临空型产业规划布局正优化中。目前,南昌已编制完成综保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监管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完成地块上的征地拆迁工作。力争今年年底前南昌综合保税区获批成立,明年年底前封关运行。运行后,综保区将以其开放程度高、政策优惠大吸引着国际、国内资本和优质资源不断集聚,发挥引进龙头型、基地型战略投资项目方面的独特优势,对扩大对外贸易的规模、质量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并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同城效应更加凸显 交通、公积金等已实现一体化

    目前,《昌九一体化发展规划(2013-2020年)》及《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5年)》已发布实施。

    昌九两市已实现了通信一体化,取消两地间移动电话漫游费和固定电话长途费;

    实现了金融一体化,昌九资金汇划和系统收费实行同城待遇,部分银行卡实现存取业务同城待遇;

    实现了住房公积金贷款一体化,目前两地缴存职工到对方城市买房已办理200余笔;

    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一体化,两市新农合报销实行一站式服务;

    实现了两市劳动就业手续互认、医学检验结果互认,跨境环境监察监测预警、大型科学仪器相互开放共享,两市之间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

    初步实现交通一体化,已开通的139路(南昌-永修)城际公交客流量不断上升,由2013年的日均3200人次上升到2015年的日均4000人次,极大地促进了两地沟通及经济社会发展。

    此外,两市旅游部门常联合组团,多次赴外省、市开展旅游推介活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