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九一体化演绎区域合作“加速度”,交通、通信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入
同城生活让百姓享亿元红利
从2013年6月9日达成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即《前湖共识》),到当年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作出“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战略部署,作为江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省会城市南昌,与作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全省唯一沿长江城市九江“双剑合璧”,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
两年来,在省委、省政府超前部署和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南昌、九江两市的共同努力下,昌九两市区域合作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速度不断加快,取得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共生共荣成效,演绎了区域合作的“加速度”。
民生服务一体化 亿元红利惠百姓
昌九一体化,给两市百姓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两年来,南昌、九江在涉及民生服务的交通、旅游、公积金贷款、通信、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昌九同城化每年给两市市民带来超亿元的红利。
2013年9月30日,我省首条城际公交线路——南昌往返永修的139路正式开通。与之前的火车和汽车两种出行方式相比,139路不仅票价更低而且班次更多、换乘方便。现在139路公交车日均运送乘客已从最初的3200人次上升到了4000人次,每年为往返两地的市民节省出行费用超过1000万元。2014年4月1日和7月1日,南昌、九江两市间的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长途通话费取消,一律按市话标准计算,昌九两市用户每年因此获利8670万元。同时,南昌银行和两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及部分股份制银行先后实现了银行卡、存折业务同城化。
2014年10月8日,昌九一体化迎来又一个重要节点:南昌、九江两市公积金缴存用户可在对方城市用公积金贷款购房,这个全省公积金贷款一体化政策的破冰之举,已让200多个缴存职工实现在对方城市购房。此外,昌九两市已实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和图书通借通还,实现了医疗保险双向互通、即时结算、报销互认,两市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一体化平台目前已帮助两市2万多人次实现就业……
产业对接求共生 优势互补谋共荣
产业对接是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昌九一体化的强大动力。两年来,南昌、九江以南昌临空经济区和九江共青先导区为载体,深化产业合作、强化优势互补,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
临空经济区是南昌策应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重大战略、承担推进昌九一体化纵深发展和打造核心增长极历史使命的战略支点。目前,走“小块启动、高举高打”之路的南昌临空经济区已编制完成综合保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监管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正在扎实推进东西向和南北向主干道路建设。其中,金水大道、金山大道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龙头岗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将于年底建成投产,正在加紧建设的直管区“四横两纵”骨干路网将在明年年底前实现路网环形互通,而正在加速推进的一头通往昌北国际机场、一头连接九江市的快车道将为昌九一体化实施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南昌临空经济区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在16.8平方公里的直管区,特别是在3平方公里的核心起步区实施建设区域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核心战略。目前。已成功引进欧菲光产业园、海派手机产业园、鸿利光电产业园等一批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高端、前端、深端产业项目,总投资额近2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为强化昌九两市的产业优势互补,南昌、九江两年来在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服装纺织等产业领域积极开展以“飞地经济”为主要形式的合作。目前,我市高新、经开、小蓝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已在永修实施“飞地”项目16个,签约资金98.5亿元,而主营业务收入2亿元、年税收500万元的南昌化工龙头企业宏狄氯碱有限公司已经落户永修开发区。
疏经通脉再活血 昌九融合再加速
城要融,路先通。推进昌九一体化、深化两市区域合作,离不开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支撑。为进一步加快两市融合进程,我省在昌九城际铁路、京九铁路顺畅通行和已实施昌九高速“四改八”扩建工程的基础上,作出了又一重要决策:在昌九之间再建一条等同于高速公路标准但不收费的公路——昌九大道。
据了解,昌九大道一级公路(南昌市境内)新建工程起于新建县上天岭、终于金桥乡土库村与九江市永修县傅家垄交界处,路线长6.146公里,为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设计时速80公里。目前,昌九大道项目正在进行路基土石方及桥梁基础工程的施工,该道路建成后将使昌九两市的路程缩短27公里。
除此之外,另一条连接南昌、九江两市的交通大动脉G105国道也正在进行如火如荼地改造施工。起于G105国道K1681+713(新祺周)、终于G105国道K1716+013(与丰和北大道相接)的G105国道新祺周至新港公路工程竣工通车后,将极大提高昌九两市运输通道的公路服务水平,促进两大经济板块融合发展,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集聚区和互动互补的城市群,加速放大同城效应。(记者 吴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