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构“航母” 扬帆启航——昌九高速改扩建项目构件制造中心建设纪实
近日,笔者来到昌九高速改扩建项目构件中心看到,预制构件检测推出“已检”状态标识、在办公楼大厅一楼“重塑第一路、助推一体化”映入眼帘,一排排整齐的钢筋模板已打造出炉……当前,昌九高速改扩建项目办(以下简称“项目办”)迈出传统管理模式的深入变革,积极探索管理手段由“人工式”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突破,努力把构件制造中心建成全省在建交通重点工程首个超大型砼构“航母”。
打造中心+集约型管理模式
2015年底,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实施南昌至九江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路线起于南昌市昌北枢纽互通北端K8+054,经过南昌市新建区、九江市永修县、共青城市、德安县、九江县、庐山区,终于九江市七里湖枢纽互通南端K103+602,扣除先行建设完工的通远试验段,路线全长87.819公里。由双向4车道扩建为双向8车道,采取“两侧及单侧整体加宽为主+局部分离”的方式进行改扩建。
昌九高速公路全线进行改扩建,省委省政府要求保持现有4车道正常通行,整个改扩建期间共有5种交通组织形式,12次大的交通转换。加上周边路网复杂,出入口分布密集,新、旧高速公路设计标准的差异大,特别是昌九高速公路现有52座桥梁,因原有设计标准底、结构差,需要全部拆除重建。种种因素给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交通组织和施工组织,都带来了巨大考验。
在双重发展理念的倒逼中,昌九高速改扩建项目办化困难为机遇,用新理念引领项目建设管理转型升级。为此,昌九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决策层对管理创新升级的信念显得尤为坚定和迫切——打造中心+集约型管理模式。中心+集约型管理模式,项目办以建设项目构件制造中心为基础,做到“工厂化生产、流水化作业、智能化控制、信息化管理、装配化施工”,实现场站布局由“零散式”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突破,生产方式由“作坊式”向“工厂化、流水化”发展的突破,管理手段由“人工式”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突破,从而引领江西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新模式。
探索互联网+工业化建设道路
昌九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成立以来,项目办把打造构件制造中心作为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切入点,化繁为简,着力于学,扎根于创,先后组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到全国各地学习取经32次,行程达16000余公里,足迹遍布交通行业科技运用处于领先地位的兄弟单位和研究院校。
结合项目构件制造中心建设目标,项目办提出建设涉及塑性砼自动生产、拌和楼智能监控、钢筋智能加工、模板自动装拆、智能喷淋养生、机器人自动凿毛、智能张拉压浆、构件身份识别、智能安全技术交底和智能视频监控等10大应用系统,为构件制造中心迈向工业化建设道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整个中心共安装了62个监控摄像头,其中生产区、存放区、监控室等区域共设有44个智能网络高速快球,中心周边设有18个红外网络高清枪机,信息管理管理平台可以对整个构件制造中心进行全方位、全天候视频监控。10大应用系统中,除智能张拉压浆、拌和楼智能监控两大系统之外,其它8项科技应用处于全省领先地位,而其中塑性砼自动生产、智能喷淋养生、机器人自动凿毛和构件身份识别等4项是结合项目自身需要,在全国属于首次自主研发并投入运用的新理念、新技术。如自动机器人凿毛系统,就是在信息管理平台,发出实时指令,通过机器臂固定运行轨道,对空心板梁进行自动凿毛,不仅加快了生产速度,也减少了人工凿毛功效低、效果差的弊端,更避免了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如自动喷淋养生系统与构件身份识别系统进行有效结合,在自动喷淋养生系统中,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根据系统收集的温度、湿度的实际数据,自动实行喷淋养生作业,在砼构件达到养生需求后,系统将根据反馈的信息自动切断养生供给,有效解决了以往砼构件“过养”或“不养”的现象,变过去的“要我养”为现在“我要养”。
此外,构件制造中心系统总体架构分为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和外部10大应用系统(或设备)两部分。综合管理平台细分为视频监控、远程控制和信息化管理三大功能模块,通过对各子系统相关数据的收集,采用3G/4G网络上传到服务平台进行自动分析决策和发布指令,同时,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远程浏览现场视频图像和录像查询,实现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监控可视化、网络化及智能化全覆盖远程监测和控制。
如今,互联网+工业化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实践,使昌九高速改扩建项目构件制造中心的生产能力得到量变,也使产品质量得到了质变。
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共赢
昌九高速改扩建项目构件制造中心位于江西省共青城市工业园区工业大道旁,距昌九高速公路直线距离不到2公里,离最近收费站点仅3.2公里。厂区占地面积约300亩,主要规划有混凝土拌和区、钢筋集中加工区、预制构件生产和存放区、污水处理中心、构件展示区、厂区道路、信息管理中心、工地试验室、工人生活区等九大功能区。
目前,该项目构件制造中心变原有零散布局构件预制场站为整合资源集中生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也减少了资源的消耗。
——实行集约式管理模式,相对于同等里程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构件预制场站建设临时用地上,最少节约200余亩。
——实行集约式管理模式,避免了各自建设构件生产场站的现状,按昌九高速改扩建项目现有4个施工分部计算,仅此一项,可以节约人力资源500余人。
——实行集约式管理模式,在生产效率得到提升的同时,机械设备也得到了充分利用,相对分散式场站建设,减少了机械设备的重复投入,估计节约费用达3800万元。
——实行集约式管理模式,不仅减少了生产噪音对周边百姓生产生活的影响,也减少了水土等自然资源的消耗。
——实行集约式管理模式,特别是应用装配式桥涵生产和施工工艺,大大缩短了桥涵施工周期,为昌九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保持4车道通行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证,能有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陈峰 付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