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该如何养老?
明天我们如何养老? 江西养老状况与方向调查
10月13日是重阳节,也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施行后我国第一个法定老年节。随着江西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明天,我们将如何养老?连日来,记者对江西的养老发展现状、发展方向进行了一番调查。
现状:已进入老龄社会,“未富先老”特征明显
有资料表明,2005年,江西60周岁及以上人群有472.08万人,占总人口的10.9%。至此,江西已进入老龄社会,并且“未富先老”特征明显。
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处处长熊铭表示,近年来,江西对养老服务事业越来越重视,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截至目前,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0.3张,提前完成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0张的目标。
在居家养老方面,自2009年启动试点以来,全省共建成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245个,省福彩公益金“以奖代补”的资助力度也由最初的200万元增至1500万元。江西在提供配餐送餐、居室保洁、医疗陪护三种服务的基础上,将内容扩大到紧急救助、法律援助、心理慰藉等多方面。在服务手段上实行信息化服务,有5个设区市启动了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走进越来越多老人们的生活中。
在机构养老方面,江西实施了霞光计划、“三院建设”和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公办养老机构供养条件得以改善。同时,江西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全省民办养老院由最初的不足10家发展到149家,床位达1.7万张。
问题:养老机构入住率不平衡,养医结合融合度不够,护理人才流失严重
面对日益增大的老年人群体,与其他省份养老服务事业相比较,江西养老事业依然任重道远。有几种现象不容忽视。
现象一:养老机构入住率不平衡。“人年纪大了,最怕孤独,喜欢热闹。”这是老人的共同心声。不少老人告诉记者,一些养老院最初选址在离城区很远的郊外,希望入住的老人能享受山清水秀,可哪里知道,我们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们也想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看看我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城市是如何发展变化的。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处副处长未小刚认为,入住率的不平衡跟地理位置有关,跟养老机构的服务价格、服务质量等也是密不可分的。如湖北武汉的一家民办养老机构,区域分工明显,自理区、介助区、介护区分别为自理老人、半失能老人、失能老人提供服务,这样一来,入住的老人就能享受到持续性的照料。
现象二:养医结合的融合度不够。老年人最担心的就是健康医疗问题,因而养医结合的养老模式受到广泛欢迎。在江西,目前只有南昌市老年颐养中心、新余银河园老年公寓两家进行了推广。南昌市老年颐养中心负责人周志强告诉记者,颐养中心与南昌市第三医院合作以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看病难、住院难的压力,养医结合的优势显而易见。随着老年人医疗需求的日益增加,他打算在大楼的第11层办一个老年人护理院,面向全国招聘专业医护人员,将颐养中心打造成一所医疗型养老院,基础设施已完备,就等着申请批下来。
现象三:挤占床位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在养老方式上,除“三无”、五保等政府兜底的老人之外,提倡机构养老更多的是为一些生活上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帮助,而生活能自理的老人提倡进行居家养老或社区养老。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生活能自理的老人也住进了养老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有限的养老床位。未小刚认为,针对此种现象,需要政府更多进行引导,要建立起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养老服务补贴制度,让老年人有钱养老,合理地选择养老方式。
现象四:护理人才流失严重。省民政学校相关人员表示,学校每年培养出来的护理人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但愿意留在本省的人不多,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工资待遇偏低。
方向: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
“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这是江西目前的养老服务体系。省民政厅副厅长饶剑明表示,引导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来发展养老服务业,对公办养老机构推行公办民营,对民办养老机构推行民办公助,这是今后江西养老事业发展的一个总体方向。
在倡导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今天,民办养老服务业的诞生是一种必然趋势。如何让江西的民办养老服务业有序健康发展?政府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让出台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成立类似民办养老服务协会这种组织进行规范化管理、健全法规、引入保险机制等,是完全必要也是必需的。
除了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养老服务以外,老人之间的互助式养老方式,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从今年开始,江西以自然村为单位,选择老年人口相对较多、居住相对集中、交通相对便利、集体经济相对较好、群众相对热心的村,积极打造农村老年人颐养之家建设试点,实行“入家”老人之间相互服务,年轻的照顾年长的,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弱的,因地制宜开展文体娱乐、康复健身等活动,形成互帮互助、互谅互让、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老年人互助集体。(来源:江西日报 记者 邱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