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开始走出华人圈 文化在交融中增添活力

07.02.2014  12:39

中华文化在国际大舞台上产生共鸣的过程,就是中国与世界携手共进的过程。随着共鸣的增多,系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也一定会更加坚韧

中国的骏马成为伦敦优势的象征;华人的欢庆队伍中,行进着高举彩旗的纽约警察;中国的春晚,容纳了法国、匈牙利的艺术展现……今年世界各地欢庆春节的活动中,增添了不少海外的本土文化乃至政治、经济元素。这种“”里有洋,洋里有“”的情景看上去似乎显得不那么“纯粹”,但却显示出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与世界交互影响的深刻变化。

紧跟华人走向世界的足迹,伴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脚步,春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开始走出华人圈,成为中华文化最亮丽的品牌和符号之一。

春节开始具有更为浓厚的政治与经济色彩。为赢得更多华人的支持,一些国家的政治家借这个机会走进华人社区,表示他们对华人的关心和尊重。为了推进对华关系的发展,一些政治家借机表达他们对发展双边关系的良好祝愿。当然,还有更多的商户,希望借春节吸引成千上万出现在世界各地的中国游客光顾。

近年来,遍布世界各地的春节欢庆活动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今年,海外“欢乐春节”活动将遍及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的294座城市,500多项活动将从年前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后。

这些活动超越传统春节庆祝项目,不仅有舞龙舞狮,而且更多地与中华文化联系在一起。比如,纽约帝国大厦举办了“欢乐春节”中国文化橱窗展;巴西最大电视台特邀华人代表讲解春节的文化含义。这些活动中还有不少春节的当代元素,加深了人们对一个继承了传统而又日新月异的东方国家的了解,体味到中国发展的历史关联性。

现代文化交融的理论认为,一种文化的传播,一旦显示出较强的势头,往往成为其他文化借以扩大自身影响的途径,这就是“文化搭车”现象。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搭车”变得更为容易,也更为普遍。

借助于中国春节这个符号来传播自己的形象,或者说在中国春节的文化含义中找到能够扩大自身影响的“”,今后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春节欢庆活动中。

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在今年伦敦的庆祝活动开始前,就借用马来提升伦敦的形象。他说:“马的勤奋耐劳,正是伦敦人的共同特点,这对我们城市的繁荣及未来成功十分重要。”而丹麦首相托宁—施密特则用马的文化象征,来表明他对丹中关系的期待:“马在中国是活力和智慧的象征,预示着我们两国间的密切合作将会取得更大发展。

文化在交融中增强活力。异域文化能够在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中找到共同点、共鸣点,并且借力发力,其实也意味着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更稳定地在海外找到了生根、开花、结果之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极其丰富的人类文明宝藏之一。在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影响中不断开发这一宝藏,对于世界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于人类寻求未来进步的精神动力,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中华文化在国际大舞台上产生共鸣的过程,就是中国与世界携手共进的过程。如同中国梦与世界梦一样,随着共鸣的增多,系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也一定会更加坚韧。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