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发展“六次产业”让农业更有“钱景”
把农业升级为新型的“六次产业”,是江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之一。
“六次产业”,是指农民不仅从事种植或养殖(一产),还从事农产品加工(二产)、农产品流通及休闲农业(三产)。“1+2+3”等于6,“1×2×3”也等于6。如今,景德镇市通过完善农业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让农民从产业链中获得了更多利益,还保障了舌尖上的安全,更使现代农业建设跨出了新步伐。
以产业化的方式将农民组织起来,推动一二三产业相融合
5月31日,走进瑶里茶园,极目远眺,茶园连绵起伏、绿色连天。正在茶园里采摘夏茶的新屋下村茶农王朋才说:“过去只采春茶,一年收入不过1万多元。如今,有了瑶里茶叶有限公司的新技术,夏茶、秋茶都有人要了。今年,我种茶纯收入可以拿到4万多元。”公司总经理吴建芳说:“我们兴建了茶叶加工厂,在全国设立了10多个销售点,并打造了一个1000亩茶文化观光园,将茶叶种植、采摘、加工、旅游结合起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今年,瑶里镇7000多户茶农户增收1600多万元。”
江西农业生产正承受成本“地板”不断抬升、价格“天花板”不断下压的双重挤压,农民仅靠单一的种植业或畜牧业,增收空间有限。通过产业化组织方式,把农业升级为“六次产业”,是景德镇促农业融合增值的有益探索。景德镇市农业局局长俞永红说:“全市通过财政支农、金融支农等举措和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等手段,支持农业企业发展‘六次产业’。”浮梁县浮瑶仙芝茶业有限公司兴建了8000亩有机高效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开展种植、加工、观光、直销、电子商务等,产品已通过了中国有机认证和欧盟BCS有机认证,成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示范基地。
将生产、加工、流通、旅游相融合,农业效益实现了最大化。今年1至5月份,该市73家“六次产业”农业企业,通过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多元发展,实现产值15亿元,利润6340万元,带动农民26.4万户,户均增收27207元。
从田间到餐桌,打造全产业链,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阳光下,江西彩云食品有限公司2万亩富晒蔬菜基地绿意盎然,菜农们正在采摘辣椒、茄子、西红柿等富晒蔬菜;1万亩富晒水稻的田野里,长着绿油油的禾苗。
该公司每年从增值收益中拿出200多万元,免费为农民提供化肥、农药,并在市场收购价的基础上提高20%,收购农民种植的富晒蔬菜、富晒稻。去年,产业链里4000多户社员,户均增收6000多元。农民增收了,企业也壮大了。5月中旬,这家公司在新三板挂牌。
在推进“六次产业”发展进程中,该市以合作社的方式把农户、家庭农场连接起来,从田间到餐桌,打造全产业链。由乐平绿乐食品有限公司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江西砚山农民合作社,农民负责种植,公司负责将蔬菜加工成脱水蔬菜销售,实现了两者的深度融合,公司以提高蔬菜、中药材收购价让利农民。合作社5000多户社员户均年纯收入达3万多元。企业成为长江流域最大的脱水蔬菜加工企业。
据悉,景德镇市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合作社已发展到119家,年产值达2.2亿元,销售额逾1.8亿元。
向农业深度和广度进军,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创造出更多新型业态
景德镇市在发展“六次产业”中,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在双龙湾农业生态园,连片果园挂满了沉甸甸的枇杷、杨梅;黄龙潭景区内,湖面倒映着山林。生态园负责人李新明说:“目前,我们已投资1亿多元,正在兴建这个以休闲农业为主线,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家园和生态科技功能于一体的‘种养加贸游’农业生态园,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
该市加快发展观光农业、都市农业、设施农业、高端增值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基地等多功能农业。总投入3亿元的中节能(乐平)光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棚上清洁发电,棚里种植食用菌,棚下种植蔬菜,公司年发电收入达2000多万元,食用菌年销售收入逾4000多万元,带动当地200多农户种植食用菌。
拉长产业链条,细分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增收机会,创造出更多新型业态。目前,该市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农产品流通业态增加到89家,年销售额达53亿元。(刘盛祥 记者 宋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