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古创新擦亮金字招牌——景德镇市着力推进御窑遗址保护纪略
景德镇在线讯:搭台、试音、调整机位……近日,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首档乡情文化知识答题类节目《你不知道的江西》节目组走进瓷都,在景德镇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进行参赛选手海选,不少市民踊跃参与到节目的录制中。近年来,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性开发,让官窑文化从历史风尘中走出来、活起来,不仅成为外地游客的必游景点,也为文化的交流碰撞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
【镜头回放】
由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的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考古发掘已结束田野考古,开始进入室内整理阶段,首次发现了完整反映明代官窑釉上彩制作过程的作坊、釉料、原料、半成品等遗迹和遗物,填补了我国陶瓷工艺考古的空白。
此次考古活动于2014 年10 月启动。考古发掘区域位于御窑厂国家遗址公园内,发掘面积近400 平方米,出土了元、明、清时期的作坊、灰坑、房址、墙基、天井等各类遗迹60 多处。其中发掘出300 多平方米较完整的明正德——嘉万时期的釉上彩作坊遗址,并在明代正德地层出土了配制釉上彩的原料,以及大量较为完整的正德官窑釉上彩半成品。
【镜头回放】
2015 年1 月12 日,已过耄耋之年的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先生深入老城区调研指导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耿老表示,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成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御窑厂及其周边区域是最具景德镇历史风貌的陶瓷历史文化生态区,“尽量不要去动它,要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同时传古创新, 擦亮‘御窑厂’这块金字招牌”。
【镜头回放】
2015 年春节期间,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精心组织了系列文化活动,让游客和市民共享羊年的喜庆和文化的氛围。据初步统计,截至2 月24 日正月初六,御窑厂春节黄金周共接待游客1.2 万余人。
长15 米、高4 米,采用钢板切割镂空工艺、标注从明洪武至清宣统年号的照壁,矗立在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南大门外,极具特色。如今,御窑厂遗址与龙珠阁已连成一片,从位于入口处的御窑古井,沿着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中轴线,就能直达珠山之巅的龙珠阁。
“从2002 年至今,御窑厂遗址的保护进入新的阶段,取得了阶段性的保护成果。”市御窑遗址管理处党支部书记祝松星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我市加强对御窑厂保护的同时,制定考古发掘规划,加大御窑厂遗址考古调查力度,在彭家上弄北侧重点保护区内进行考古发掘,发掘明清御窑厂衙署建筑及作坊遗址,开展抢救性清理和发掘工作。
2013 年,御窑厂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列入国家重点大遗址、全国25 处大遗址重点保护展示工程和全国10 处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并批复同意《御窑厂遗址五年考古发掘规划》。2014 年我市又对围墙东侧和遗址西侧进行了考古发掘,新发现作坊等重要遗迹和遗物。
作为我国唯一一处能全面、系统反映官窑陶瓷生产和文化信息的历史遗存,御窑遗址今后还会有什么变化呢?
祝松星介绍说,目前,御窑北麓遗址保护房改建工程正在实施;御窑遗址安防技防工程正在进入政府采购招投标程序;南麓遗址保护房改建工程方案已获批准,现已进入资金申请阶段;南、北麓窑炉遗址展示工程立项报告获得国家局批复,现已进入设计方案报批阶段;南、北麓窑炉遗址本体保护工程,目前方案已上报,待批复后实施;周边环境整治工程(一、二期) 正在细化实施方案;核心区的环境整治工程立项刚刚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现已进入设计方案报批阶段。御窑厂生产厂区遗址(包括窑炉、作坊等遗迹和瓷片、窑具等遗物),御窑厂衙署建筑、道路遗址,重点保护区彭家上弄以北区域的元代官窑遗迹遗物,一般保护区中华北路以东区域的可能与御窑厂附属建筑遗址及相关遗物等都在计划发掘中。
记者了解到,按照《文物法》的要求,随着对御窑遗址保护力度的加大,考古发掘成果的增多,御窑保护范围在扩大,对保护工作的要求也在提高。下一步,我市将坚持《御窑厂遗址保护规划》规定的基本目标:“ 以珠山为景观中心,其南北两侧厂区遗址、南侧衙署遗址为重要遗址展示点,龙珠阁及新扩建御窑厂遗址博物馆为重点文物展示区,其余遗址点、可能埋葬区及遗址区周边的历史街区、文物建筑为遗址区的背景环境,形成一个具有高度历史文化内涵的可观、可赏、可游和可娱的游赏空间。”加快展厅的建设,真正实现“多级分类、系列复原、考古研究”,为御窑厂遗址出土文物提供展陈、修复、研究、收藏的场所,进一步加强遗址保护,弘扬传统文化,充分体现出御窑厂遗址不可替代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