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社保就业实现“双丰收”
一串串喜人的数字,一场场火爆的招聘会,一个个动人的创业故事……
2013年,对于瓷都来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瓷都梦”在这里落地生根,建设“千年古镇、世界瓷都、生态之城”的宏伟蓝图在这里徐徐展开。作为对美好构想的支撑,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种举措也在这里得到了稳步推进。正是这样一系列民生工程的贯彻落实照亮了广大瓷都人民的心灵,激发着大家同心共筑“瓷都梦”的活力和创造力。
社保就业实现“双丰收”
在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中,社会保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称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今年,我市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积极调整完善社会保险政策,不断扩大社保覆盖范围,提高待遇水平,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全市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51.92万人,参保率95.9%,实现养老金网银直发和医保赴昌异地即时结算两个全省率先。同时人社部门及时做好了2013年企业退休人员调待工作,人均调待月增资170.22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初步实现了“一卡通”目标。
我市还始终把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持自主择业、政府促进、市场调节和鼓励创业相结合,大力开展政策实效行动,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创业。2013年10月25 日,中央电视台在我市专题制作了“榜样到身边”创业峰会栏目,现场有600 多名大学生参加,反响很大。“我市就业工作上央视,这是首次,是对我市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充分肯定。”人社局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91万人、大学生实名登记就业1641人,发放大学生求职补贴10.16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5亿元,累计扶持4400人创业、带动1.3万余人就业;为全市3500余人落实社保补贴1240万元;通过公益性岗位补贴发放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816人、培训各类人员17130人。一串串数字背后,是一颗颗喜悦而激动的心、一份份饱含热泪的情。
三管齐下助力“瓷都梦”
打造人才培训基地、建立企业孵化基地、搭起创意产品集市是我市人才培训和人才服务的“三大法宝”,为我市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形成瓷都特色品牌、大学生就业创业起到了助推作用。
景德镇技工学校坚持实用型技术人才培养,邀请陶瓷老艺人对学生进行手工拉坯、利坯的传统教学,邀请工艺美术方面的专家学者向学生手把手地传授陶瓷美术绘画技艺。除此之外,该校还实行校企对接,为园区企业美菱冰箱生产线输送100多名顶岗实习学生,为华意压缩开设一个制冷专业班。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市新增职业技能人才4893人、青年高技能人才220人。尤其是今年瓷博会期间,江西省“振兴杯”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首届“复兴之路中国梦”陶瓷技艺大赛评比活动使我市技能技艺风采得到充分展示。
围绕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市人社局着力打造的九洲大学生陶瓷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正有序推进,有200名大学生登记入驻,正逐步进园驻户,年底前将实现“十百千”即入驻十户技能大师工作室、百户创业者、吸纳千人就业目标。大学生李飞在创业的初期极为艰辛,市人社局在得知他创业的困难后,为他担保并及时提供了10万元小额信用贷款,使困境中的小李顺利地渡过创业难关,现在他创办的实体成功进入江西省百家成长型中小企业俱乐部,生产艺术陶瓷茶具等,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年产值达200万元。如今,他也从只身一人创业,发展成为带动近30人就业的小微企业。
刚刚毕业时的韦名春同许多大学生一样,面对着就业的迷茫与困惑,一次在晚上不经意地逛街,偶遇到“建国创业集市”。当他看到许多和自己一样的同龄人,在集市上推销各自设计的陶瓷工艺品时,小韦眼前为之一亮,“先练练摊”的想法油然而生。后来,他在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自主设计茶具、香具等陶瓷作品拿到集市上卖,小生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如今,小韦拥有了自己的作坊,自产自销很有建树,并且还带动了10人就业。从一个夜市创业练摊的大学生,成长为一位创业型的“小老板”。他感慨地说:“这里是我人生创业梦想的基点,没有人社部门这个平台,就没有我的今天!”(来源:景德镇日报 占文豹 记者:吴绍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