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赣鄱景象新一:红色苏区幸福路

01.02.2016  18:54

(江西广播网2月1日)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 对江西提出了“一个希望、三个着力”的重要要求。希望江西在经济工作上主动适应把握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奋力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要求江西着力推动老区加快发展、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作风建设。一年来,全省上下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凝心聚力,奋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从今天开始,本台推出系列报道《春暖赣鄱景象新》,回望一年发展带给百姓的收获与喜悦,展望江西更加美好的未来。今天播出第一篇《红色苏区幸福路》。采制江西台记者占伟。

临近春节,兴国县埠头乡铭恩新村村民杨学生忙着打扫新房,准备迎接回老家过年的子女们,杨学生说,原来的老房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土坯房,不仅面积小、破旧,卫生条件也不行。儿媳刚进门时,来了还不愿意住(出录音):
那个时候,只有一间半房,她来了,没有住的,到县里住宾馆又比较远了,她就不愿来。
如今,杨学生家的小洋楼三层高,屋内的设施一应俱全。一想到今年过年儿女回家其乐融融,老杨甭提多高兴(出录音):
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就好喜欢。真的感谢党,政策这么好。
长期以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基础薄弱,民生事业投入不足。《若干意见》的实施,为补齐民生短板带来了机遇。赣州苏区振兴发展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邓金健(出录音):
如果没有《若干意见》出台,我们有些突出民生问题最起码要推迟三到五年,甚至很难解决, 那么《若干意见》出台,我们把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作为振兴发展的首要问题。
三年半的时间,省级共统筹资金300多亿元,着力解决赣南民生改善问题:83.4万户农民告别了透风漏雨的危旧土坯房、实现了新居梦;522.74万农村人口和农村师生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7.6万户不通电山区群众告别了祖祖辈辈点煤油灯、用松明子照明的历史。
借助《若干意见》政策红利的东风,不仅民生事业得到全面改善,赣南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也在不断增强。赣州市发改委副调研员朱俊东(出录音):
国家层面对赣南的扶持也由过去的单个、定点、专项向全面、系统、特殊的转变,赣南的发展动力也由主要依靠内力向内力和外力共同推进转变。
立足于打基础、管长远,赣南正强力推进一批制约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目前,向莆铁路、赣韶铁路投入运营,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成运营,蒙华煤运通道建设加快推进,特别是昌吉赣客专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原中央苏区将迈入高铁时代。
省苏区办副主任谢宝河告诉记者,可以预见,在振兴发展的路上,苏区的幸福路将越走越宽(出录音):
这三年多来,紧紧抓住基础设施这么一个‘牛鼻子’,项目储备的多,项目推进地快,促进我们苏区更快的发展,打造我们可持续的苏区振兴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