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武宁:更难就业季既要稳心态又要重引导

08.05.2014  16:53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而今年90后开始成为求职的绝对主力。(5月8日北京青年报)

  迎战“更难就业季”,90后大学毕业生做好了准备吗?从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吐槽90后就业存在“面试爽约、OFFER跳票、辞职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种现象难道仅是90后毕业生的罪过吗?诚然,有些90后毕业生就业对待就职比较挑剔,存在以“兴趣”为导向的就业观,甚至有的90后对待找工作随性一些,认为,“反正家里不缺我这份工资养家,慢慢找吧。”但出现这种就业尴尬,笔者以为,一方面,存在高校在就业心理辅导上的缺失,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在就业引导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市场机制在毕业生就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主导作用。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已不仅仅取决于专业能力、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等方面,更偏向于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和心理调适能力。众所周知,市场经济必然产生竞争,有竞争就会有淘汰。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的门槛儿越来越低,使用人单位招聘时,更注重高学历高能力,对本科生就业而言,自然会越来越难。而有些大学生一入高校大门,不再像高中、初中学习时哪样努力,在四年大学中没有学到真本领,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缺失,也使就业面临困忧。甚于大学所学专业的冷、热变化,有的毕业生更未能根据对社会就业形势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导致就业困难重重。上述各种因素影响,直接作用于90后毕业生的心理和行为,是造成就业错位的客观因素。

  环境对个人成长影响往往是长期、潜移默化的进行。然而,高校教育往往忽视了这一社会客观环境因素,有的高校没有教育学生要深入了解社会、分析社会,也没能开设专门课程,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大学就业心理教育的缺位,使90后毕业生期望就业获处得更多“礼遇”,一旦遇有不如意,就以种种借口“爽约”、“不辞而别”。因此,90后毕业生所谓的“上班”缺乏兴趣,其根源就在于心理不成熟,而其心理的不成熟,又与高校的校风、人文环境、教学模式有着深刻的关联性,这也倒逼高校教育既要宽厚学生专业知识,也要锻炼学生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技能,更要依据学生个人特点,强化理想、信念、世界观、兴趣等心理方面的教育,提升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民生之本、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近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一揽子新政,其中包括:小微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可享社保补贴、毕业生办“网店”可享小额担保贷款、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给予社保补贴、国企招聘应届生进行公示,等等,国家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各用人单位作为具体操作者,更应当想方设法破解就业难的困局。为此,用人单位招聘90后毕业生,应当给予更多的人性化管理,设立专门的心理疏导人员或者由管理者担当就业心理导师,以人为本,浓厚工作氛围,提升企业文化,发展工作情趣。相信,一个有高品位企业文化,高质量精准行为管理的用人单位,必然使新入职的90后毕业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留住人才、发展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