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身世之谜:非夏侯氏后代 父来自家族内部过继
中新社上海11月11日电 (记者 邹瑞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韩昇和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李辉11日在此间宣布,由其二人领衔的复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已确定曹操家族DNA的Y染色体突变类型,从而解开了关于曹操身世的众多谜团。相关论文亦于今年上半年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人类遗传学报》上发表,并已得到国际认可。这是世界上首次的用历史学和遗传生物学结合解开历史谜题。
这份2000年前的“亲子鉴定”是如何作出的呢?,据李辉介绍,根据遗传规律,Y染色体只能父子相传,所以研究Y染色体,可以发现人群在父系关系上的迁徙和发展。Y染色体共有六千万个碱基对,且在不同的支系中会有细微差别,根据其独特的“突变类型”可推断出家族序列。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2009年起向全国征集曹姓男性参与Y染色体检测,专家组在全国各地采集了79个曹姓家族的280名男性和446个包括夏侯、操等姓氏男性志愿者的静脉血样本,最终样本总量超过1000例。与此同时,韩昇通过对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民间家谱等各种历史文献的搜集分析,找出曹操后代可能的线索,课题组筛选出8支持有家谱、经过史料分析具有一定可信性的曹氏族群。
尽管根据现代曹姓后人的基因,复旦大学课题组成功反推出曹操家族DNA,但研究并未结束。2011年初,韩昇、李辉来到曹氏宗族墓所在地安徽亳州,找到了曹操叔祖父河间相曹鼎的两颗牙齿,根据提取的骨粉所做的Y染色体类型研究,发现其与曹操后代的Y染色体类型完全一致。通过现代基因反推和古DNA检测双重验证,课题组100%确定曹操家族DNA的Y染色体SNP突变类型为O2*-M268(注:英文字母O),并且曹操后人有9支(其中6支有家谱记载),分别来自安徽绩溪、安徽舒城、安徽亳州、江苏海门、广东徐闻、江苏盐城、山东乳山、辽宁东港、辽宁铁岭。
在确认曹操后代的同时,他们还用同样方法验证了汉代丞相曹参的家族基因与曹操家族基因没有关系,曹操之父来自家族内部过继,该家族并非曹参本族,从而证明曹操是曹参后人说法有误;同时对民间传说操姓是曹操后代避祸改姓而来、曹操是夏侯氏抱养而来等说法,研究证明曹操家族与这两个姓基因没有明确遗传关系、家族基因不一致,因此说法也不准确。
韩昇认为,该项研究的成功,表明跨学科的研究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它不再是几个学科的“拼盘”,而是立体地叠在一起,形成一个文理科交叉的方法、理论、手段。用历史学和遗传生物学结合解开历史问题,可以诞生一种全新的“历史人类学”学科。
此外他还透露,李辉正在做一系列对史学有革命性意义的研究,如中国远古传说中的尧、舜、禹、黄帝、炎帝等,试图改变史学界“疑古时代”的看法。(完)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