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代言人”李克强的“推介”“站台”之功
靠企业单枪匹马去闯,很难竞争得过发达国家
2015年11月2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来华出席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共同乘坐中国高铁。
“最强推销”、“最佳代言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期间,人们再次把这样的标签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联系在一起。
在公众记忆中,上任以来,在出访的每一站,李克强都不忘推销中国的优质产品。
2015年4月10日,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欢声雷动。工人们高举着“感谢超级推销员”的红色字板,欢迎李克强的考察。在车间,李克强不忘嘱咐,“关键是你们要有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我为中国装备‘站台’,希望你们给国家‘撑台’,打造永不褪色的金名片!”
事实上,随着李克强持续不断的全球推销,中国装备已经成为中国“走出去”的一张名片。
“没有总理的推销,可能什么都做不出来”
2015年11月25日11时整,从苏州开往上海的高铁列车启动。在这趟载有16位中东欧国家领导人的列车上,李克强不时给各国领导人介绍中国高铁的情况,各位领导人也亲身体验到中国高铁的魅力。
在这趟被媒体称为性价比最高的“代言”之旅中,李克强表示,中方愿同有需求的国家分享这一成果,与中东欧国家携手合作,在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产能合作,在高铁和铁路设计、建设上为中东欧国家提供量身定制的方案和产品。
时间回拨两年,2013年11月,李克强访问中东欧国家,在与多位国家领导人会晤时,他大力推介中国装备,表示中方愿与有关国家一道,将铁路合作打造成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新亮点。
当时,除了当面“推销”,李克强利用当地媒体进行“营销”。在中东欧国家媒体上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他专门提到中国高铁:中国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飞速发展,特别是高铁工程建设水平高、设备性能好,总运营里程已超过1万公里,完全有把握高质量承接中东欧各种交通基建项目。
“李式推销”可谓卓有成效。两年后,“推销”成果便告落地。2015年11月24日下午,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后,李克强和匈牙利、塞尔维亚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了“16+1合作”的“旗舰项目”匈塞铁路两个合作文件的签署。这一项目将确保年内开工,两年完成。
“中国总理在出访的时候,专门‘推销’或者宣传一个特色产品,非常罕见。这可以说是李克强的一个鲜明特色。”中国驻新西兰、瑞典前大使陈明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评价。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凤英曾告诉媒体,高铁不是一般的项目,是一个战略。在世界范围内,高铁都是政府行为。修建高铁必须政府立项,而且金额巨大,动辄上亿,时间跨度也要几年,“靠企业单枪匹马去闯,很难竞争得过发达国家。如果没有总理的推销,可能什么都做不出来。”
中国高铁走向海外的第一单,也得益于李克强的推广。2014年10月,李克强访俄期间,中俄两国签署高铁合作备忘录。2015年5月,中国中铁发布公告称,其旗下的中铁二院集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俄罗斯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已中标俄罗斯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的勘察。
推销目录中还有啥
随着国际产能合作的加强,李克强的“推销目录”正日益丰富起来。
2013年11月访问中东欧时,除高铁之外,李克强还推荐了4G技术、核电、水电、风电等,并收获了多笔大单;2014年5月出访非洲时,李克强力荐“新舟60”飞机;2015年5月,在出席中国-巴西工商峰会期间,李克强与巴西总统罗塞芙共同出席并见证了中巴企业在工业、能源、基础设施、互联网等多领域的合作签约仪式。
更引人关注的是,在巴西期间,李克强在峰会上宣布,中方将设立中拉产能合作专项基金,提供300亿美元融资,支持中拉在产能和装备制造领域的项目合作。在此期间,李克强还推广了新的合作模式,即产能合作以及3×3模式,将全面推动中国与拉美的合作转型升级。
所谓的3×3合作模式,即共建物流、电力、信息三大通道;实现企业、社会、政府三者良性互动;拓展基金、信贷、保险三条融资渠道。
为支持中东欧大项目建设,中国于2012年设立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00亿美元专项贷款。这对中国与当地的项目合作至关重要。
2013年,李克强出访中东欧期间,时任罗马尼亚总理蓬塔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东欧需要中国这个世界经济“发动机”,“中东欧国家是欧洲最有活力的地区,但我们像一个精力充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努力工作但收入很低;我们像一个勤奋的青年,刚从农村来到城市,没有房也没有车,而银行业不会贷款给我们。”
随着中国与各国合作项目的增多,提供金融等方面的配套服务,也成为中国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李克强推销的新内容。
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研究员谢文泽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虽然总理提出3×3合作模式的时间并不长,但巴西反应非常积极,上到总统下到州长,企业家就更不用说了。据我了解,他们推荐的合作项目有数千个之多。”
2015年7月1日,在柬埔 寨金边国际机场,执行首航任务 的中国产新舟60支线客机准备起飞。柬埔寨巴戎航空公司金边—胡志明航线首班飞机当日顺利完成首航,标志着巴戎航空公司首条国际航线正式开通。中国产新舟60支线客机将执行本次航线。
超越经贸合作的元素
尽管每次出访都收获颇丰,但仅是订单数并不足以反映李克强对于推销中国的全部。
盘点李克强的外事活动,总少不了与外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两国企业签约合作的内容。除了推销中国的优质产品、产能,李克强还多次为企业走出去“站台”。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总理的“站台”作用巨大。
2013年5月26日,在首访德国期间,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见证了一家中国包装企业——纷美包装在德国工厂的扩建投资签约仪式。
纷美包装的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毕桦在与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州长、哈雷市市长签署第二条生产线投资项目谅解备忘录的过程中,李克强和默克尔就站在他的身后。
至今,毕桦仍对总理为自己“站台”签约的经历兴奋不已。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虽然没有太听清总理说的是“不错!不错!”还是“祝贺!祝贺!”,但他充分感受到了总理的鼓励。
这一场景产生了持续的效果。在李克强亲自“站台”签约后,纷美包装与德国政府的沟通十分顺畅,不管是补贴资金还是德国政府承诺的配套设施建设,都非常及时。
事实上,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走出去的过程,也需经贸合作之外的元素助推。
2015年5月,在李克强的拉美四国之行中,随行者除了企业家,还多了由著名作家铁凝、莫言、麦家等组成的中国人文方面的代表团。
谢文泽告诉本刊记者,他走访过的十余个拉美国家中,学术界以及政府部门都曾普遍反映,对中国的文化了解不多。经济账总能算得清清楚楚,但谈到中国文化就如同雾里看花,所以拉美当地对于李克强带领作家出访、推动文化交流反应十分热烈。
外交学院外交学系副教授任远喆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国与国的交往,最关键的是民心相通。这需要依靠文化的手段,而拥有悠久文化的中国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
“增加文化交流可以减少国际上对中国崛起的误解,特别是西方的一些歪曲报道。通过总理推介中国文化这种方式,也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一些西方对中国的抹黑。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的人,都会了解中国和平发展的目标,所以文化外交是比‘高铁外交’‘产能外交’更深层次的,也是中国外交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任远喆说。
任远喆认为:“通过高铁外交、产能外交,可以实现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互联互通以及经济的进一步融合。这正是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体现。通过合作来实现发展,并不是中国单方获利,这是中国外交非常强调的核心原则。”(记者 徐颖)(特约撰稿张传玮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