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去处
□刘新龙
每次去莲花县湖上乡南村村里,只要有时间,我总要一个人悄悄地潜伏一段时间。不为别的,就为了感受莲花县唯一保存下来的惜字塔所透露出来的特有的文化气息。
该惜字塔建于清朝道光年间,通体用石板雕砌而成,共分五层高约七米。一层正面有焚纸窗,上面“惜字处”三字依稀可见,两侧刻有“休言片纸只字,直是白玉黄金”楹联。塔身四周分别雕着毛笔、如意、牡丹、兰花和“魁星点斗”人物等图案,并刻有12个捐款人的名字与金额。塔顶是葫芦形状的石雕压在两块石板上作为封口。整个塔身做工精细、造型优美。
我不断在脑海中天马行空地想象当年建塔的前因后果,企图还原当初的现场。在那农耕时代,要想建造这一不算简单的工程,不知道当初的发起人经历了多少困难和挫折?建造之时,村里的人,尤其是那些读书人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态。他们在向焚纸窗里塞进废弃的字纸时,灵魂深处是不是会产生出对于文字、对于知识、对于文明的敬畏之心?
那时不管是读书人,还是大字不识的种田人,他们无不例外地手捧着废弃的纸张,怀着虔诚的心,走在通向惜字塔的道路上。他们在塔里投进纸张的同时,也点燃着自己对于文明的无限向往。那时的纸张和文字是有幸的,读书人是有幸的。他们生活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凡夫俗子都对文化,甚至是对留有文化符号的纸张都产生敬畏之心,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历经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一代接着一代地不断延续、传承、发展,最终成为中华文明最宏伟壮观的瑰宝和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文明中的脊梁。
尽管如今这座惜字塔只能孤独地站立在村庄与田野的交接处,它临近村庄,又被村庄遗忘;立与田野之中,又与田野格格不入。但是,它身上依然具有特殊的文化符号,透露出特有的文化气息。社会发展到今天,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传统文化被遗忘、被冷落、被抛弃却也常见。生活中百万、千万富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过传统文化,关心过乡村文化的发展?一个乡村即使在政府的支持下建有图书室,又有多少村民在里面认认真真地看书?更不要说出资建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建筑,譬如惜字塔、书院。同时,在物欲横流的当下,读书人又有多少人在真正地用心写作、用心阅读?真正地关心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现实生活中,文字游戏和文字垃圾遍地都是,作者往往成为唯一的读者,这是社会的悲哀,也是人类的耻辱。
只有真正崇尚文化、尊重文化的民族才是优秀的民族;只有真正敬畏文化、守卫文化的社会才是成熟的社会。一片废纸最美的去处是惜字塔,而一个人最美的去处就在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