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交作业小女生跳楼别只怨孩子“脆弱”

01.04.2015  11:11
原标题:未交作业小女生跳楼别只怨孩子“脆弱

  10天前,杭州一名15岁的女生,从5楼跳了下来,险些丧命。就在人们的记忆还未退去时,3月30日又发生一起学生跳楼事件:杭州另外一名上四年级、才11岁的小女孩,因未交作业被家长领回家,结果从7楼跳下身亡。(《今日早报》3月31日)

  多年来,因为未交作业、考试成绩差而出现学生自杀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这位11岁的女孩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我们成年人回想过去,有多少人不曾厌学过、逃课过、或消极做作业过,回头想想,那算多大的事呢?后来很多人不照样成为学者、机关干部、企业家、白领吗?这位11岁的小女孩未交作业,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或情绪不佳,或厌学等,对此老师应该对她耐心教育和引导,而不是请家长,简单让家长领走了事。

  面对自杀的女孩,校长似乎显得颇为无辜,仅仅怨怪孩子“脆弱”。校方的推诿让人寒心——女生之死,难道不是学校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谋杀”的吗?因未交作业让家长领回去算哪门子教育?年仅11岁的女生,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撵出教室,其幼小的年龄如何承受?那时那刻,她肯定羞辱难当,倍感胆怯和无助,否则,何来从七楼跳下寻短的勇气?

  一朵鲜花凋零,但痛定思痛,反思应该在进行中……

  不否认,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什么是好老师,今天应该重新审视和界定。在过去,我们总是认为,课讲得好就是好老师,这恐怕有些偏颇。好老师,应该既是教书能手,也是育人高手,最起码能学会“蹲下说话”,和学生平等相待。反观现实,因为学校相对“封闭”,每天面对的又都是学生,有些老师在心理上具有天然优势,给人形成的“标准画像”是:每天板着脸,张嘴就是或喊或吼或训,或威胁学生请家长,居高临下俯视学生,颐指气使对待学生,俨然为“土皇帝”。这种教育,培养的只能是“学习机器”,训练的只能是“奴性”心态,却教育不出具有独立人格和思考的现代公民。

  再者,学校教育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就是几千年前孔子教诲的——因材施教。学生不同,其爱好、情趣、禀赋、追求自然有别,学校教育岂能搞“一刀切”?更何况,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样的。但是,当下一些老师除了按课本传授知识外,对其他教育几无涉猎。这样的学校教育更像是一种流水线,不管学生是什么“材料”,却都要按照一样的标准和程序,定制为整齐划一的“产品”——能考出好分数的学生。

  因为学校教育已异化为一种“流水线”,所以,能考出好成绩的学生是“正品”,否则是“次品”。在这种教育理念和评价下,不管学生是不是学知识的“材料”,都要进入“流水线”按照一个标准和程序“冶炼”。这,不能不说是基础教育的最大败笔。未交作业的小女生自杀,是这种僵化教育模式之殇。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育人,当然不能用僵化和固化人才的教育评价标准,更不能视教育为程序化的流水线,而漠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教育。否则,这不仅会再逼出更多的学生自杀,而且也让“钱学森之问”这个“世纪难题”变得更加无解。11岁女生自杀,应该警示我们:教育不能再简单粗暴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捡起来”,别再“以分数论英雄”,去扼杀更多学生的天赋和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