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华:拜年是习俗感情不需要“变现”

07.02.2014  10:03

  新春之际,走亲访友是中国一大民俗,代表一份心意的礼品也必不可少。近日,记者就今年春节送礼调查了100位市民,结果显示,超过八成市民今年共送出价值超千元的礼物;超五成市民今年收到千元以上的礼物。过半市民称,送礼和收礼相比,收小于支。因为“礼尚往来”,让刚入职的青年平添了一份压力,也会让远在异地的父母收获子女的孝心,但也有老人表示,晚辈送不送礼无所谓,只想要他们多陪陪(据2月4日《新京报》)。

  逢年过节晚辈孝敬长辈,亲朋好友彼此之间加深感情,通过相互走动互赠些礼品,送个红包,这也是我们春节的一种传统文化,尤其是一年一度的春节,子女孝敬老人,亲朋好友之间相互拜年,送些富有特色的礼品,既是对习俗的一种尊重,更是温馨的情感表达,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情味儿”。其实,拜年的礼品只是一种象征,既无需过多考虑“送礼”的价值,也不应计较“收礼”的轻重,或把礼品价值与感情深浅直接划等号,相反真正带有某种目的的送礼不仅与过年习俗无关,即使价值连城也不包含有任何感情元素,而出于亲情、友情等感情因素所赠送的拜年礼品,无论价值多少都蕴含着同样厚重的情感,亲情是与生俱来,友情是长期沉淀,原本就不是靠“礼品”来维系,因此,盘点居民过年送出和收到的礼品价值本身就是对亲情、友情的不尊重,如果再在送与收的价值上衡量得失,那就是对拜年传统习俗和亲情、友情的玷污了。

  抛开带有腐败意味和利益交换为目的的“拜年送礼”,单纯就普通百姓之间走亲访友所收送礼品,以及利用春节休假机会,为表达某种感激或纯感情交流的“请客送礼”,不仅不应当计较利益得失,更不应当受到指责,实际上,人们反对“请客送礼”,被拜年收送礼品价值所“困扰”,是因为这种“请客送礼”或赠送礼品、发红包中掺杂的利益交换成分太多,而感情因素又太少的缘故,不由自主的在送出多少礼品,收进多少礼品价值上患得患失,又忽视了最重要的亲情和感情;父母对子女的爱从来就没法用经济价值来衡量,在父母年迈之后,逢年过节,子女给父母购买孝敬某些礼品,无论价值多少,既不是父母所愿,子女更不应当以“难以承受”而发出感叹,对于一直给自己成长提供过关心和帮助的亲朋故旧,利用春节拜年,给其赠送些礼品、红包则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恩,是人与人不之间不可或缺的情感付出,如果再这方面用“收小于支”或“收大于支”来衡量,同样也是对亲情、友情的亵渎。

  媒体统计发现,在今年春节这些礼品种类中,现金占了近半,其次就是各种补品、营养品。大部分送礼对象是父母长辈,只有很少的送礼给领导。这更说明在中央出台并严格执行各项规定、禁令之下,社会上不正常或包含利益交换的“礼尚往来”现象已经明显减少,晚辈向父母长辈赠送各类礼品已经成为春节礼品消费和支出的“主流”,也体现出居民春节收送礼品“收小于支”甚至“入不敷出”的合理性,同样更折射出春节走亲访友这一习俗的理性回归。其实,春节期间,城市居民,农村乡邻,亲朋故旧之间相互拜年,子女孝敬年迈父母,长辈给晚辈发红包或晚辈给长辈馈赠礼品,不仅是过年的传统习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我们民族传统并值得传承的优秀节日文化,只要不被世俗功利所熏染,蕴含着浓浓的亲情和友情,礼品价值不重要,红包厚薄同样更不能代表感情深浅,理解这一点,就不会被过年送礼所累,也不会为“发不起红包”所困扰,更不会去盘算是吃亏还是“占便宜”。

  春节可以说是我们各种民俗、习俗传统集中呈现的节日,而稍微留意就不难发现,这所有的民俗、习俗都与我们民族的孝心、亲情、友情等感情密切相关,蕴含着浓郁的“亲情文化”,起本身就不存在利益权衡因素,自古以来,只要到春节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春联一贴,无论是经商讨债,还是邻里间的各种矛盾恩怨,都会被这一天的到来翻过去,彼此见面依然笑容可掬,互相问候,道声祝福新年好,人们总是把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新的一年,这种放下一切向前看的“春节习俗”,既是我们社会各种美德的起源,也正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和走向强大的原动力,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不应是为孝心、亲情、友情的付出患得患失,而是应当“净化”依附在习俗之外的利益污垢,将优秀的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持纯洁,去除感情的“变现”心理,让红包包满感情,礼品更有礼节,春节更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