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则鸣:机关厕所开放遇冷也是一面“镜子”
今年11月19日是世界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并设立的首届“世界厕所日”。媒体就公共场所如厕问题进行调查,70%以上受访者更爱选择快餐店,而对于已实行开放内厕的政府机关,则几乎没人愿意去。(11月19日中国新闻网)
“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不应该只是人民公仆“脱口而出”的高频语,更应该内化为自觉的行动。而提升政府服务品质,真正把实事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其实并不容易,这不,机关内厕“友好”开放,却不料遭遇群众的“不领情”。
人有三急,寻厕无门时,人的智商大概都会随之下降,当此考验之时,绝大部分人却对机关内厕保持“理智”回避,实属不易。可见,不是“不领情”,而是自测“受不起”。
老百姓少有踏足,原因有二:一是机关内部多拐弯抹角,厕所标识不如快餐店里清晰,群众确实害怕麻烦;二是群众对一些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切身体验记忆深刻,还没走近就开始自动“脑补”可能面临的冷漠眼神或不耐烦语气,只得望而却步、另谋他处。
机关厕所开放,也是一面“镜子”,折射着服务型机关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水平。群众的“偏见”并非无中生有,干部的“傲慢”是其根源。开放内厕值得肯定,但便民之门的打开只是走出践行群众路线的第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个系统工程,百姓只有在各项工作中感受到政府的真心为民、真情服务,才能真正信任、依靠并支持政府,实现从“找政府有困难”到“有困难找政府”的转变。
不以善小而不为,为人民服务要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厕所开放看似事小,实则大有可为。“不好意思,请问可以借厕所一用吗?”“洗手间怎么走?”群众到机关借厕,常常这样“小心翼翼”地询问。其实如果机关花一点心思,张贴一个“内部厕所对外开放”的说明,再把洗手间方位标注得清晰一些,就能很大程度上消除群众的“忐忑”情绪,无形中拉近干群之间的关系,让群众像进自己家门一样自然、自在。
当然,政府更要着眼于发展大局,合理规划辖区内公共厕所的建设管理。既要在数量上有保障,又要在管理服务上体现人文关怀。譬如在景区、商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增加厕所数量,避免“节日期间故宫游客如厕苦等40分钟”的事件重演;根据性别分布情况,改变男女厕所的比例;借鉴国外经验,设置一些方便家人帮助异性残疾人、老人、儿童如厕的“第三性”公厕。并且,应该以方便、实用、环保为追求,不能建成“景点”式的“最豪华公厕”。
解决民生难题,让方便更加方便,是建设幸福社会的应有之义。